引 言
智能化作戰,是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前沿科技在作戰指揮、裝備、戰術等領域滲透、拓展的必然發展方向。對于智能化作戰,可以從“制智為要、泛在云聯、多域一體、腦機融合、智能自主、無人爭鋒”等核心概念來理解和把握。
制智為要——智能化作戰的目標重心
智能化作戰必然注重制智權爭奪,敵對雙方圍繞認知過程的感知、理解、推理等實施對抗,基于認知對抗的速度和質量,奪取認知主動,破壞或干擾敵方認知。
制智權成為智能化作戰新的制權需求。人類最早的作戰空間主要在陸地,“陸權論”是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戰略思想。隨著人類作戰活動空間向海洋、空中、太空、電磁領域拓展,“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制電磁權”相繼成為作戰爭奪重點。而在智能化作戰中,“制腦權”或者“制智權”將成為新的制權爭奪點。“制智權”是指在人的智力空間的爭奪和對抗,雖不是實際的物理空間,卻涉及其他各個空間,對其他空間制權可產生乘積效應。一旦“制智權”喪失,其他空間的制權也就失去意義。
“制智權”的核心是對認知速度、質量優勢的爭奪。認知過程包括感知、理解、推理三個不斷復現的階段。“制智權”爭奪,首先在感知階段展開,香港免備案主機 美國服務器,從最傳統的隱蔽偽裝、電磁靜默到電子對抗,再到黑客接管以及量子通信等智能技術的軍事應用,都是軍事感知對抗的組成部分,目的是讓對手無法進行感知或者感知到垃圾信息、虛假信息,確保己方準確、快速地感知對手和戰場。在認知的理解和推理階段,“制智權”的爭奪則主要是在智能化手段輔助下通過戰術、謀略運用,讓己方能夠制定合理的決策方案、計劃,使對手無法或難以準確判斷、理解我方行動意圖。同時,也可以通過對腦機能干擾和影響人員思想意識、價值判斷、心理情緒等,擾亂、破壞對手的認知,還可以通過攻擊、破壞輔助決策和自主武器裝備信息數據處理硬件,達到占據認知速度、獲取質量優勢的目的。
泛在云聯——智能化作戰的基礎設施
分布在戰場上的人員、裝備、物資等各種作戰、指揮、保障實體,通過全時空覆蓋的物聯終端、移動物聯網等信息物理系統,按需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戰場數據實時自動采集、傳輸、處理,為智能化作戰提供服務。
泛在云聯為智能化作戰生產所需的大數據。數據是人工智能的“燃料”,而大數據的基礎則在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作戰同樣依賴作戰大數據:敵情偵察、戰場管理是獲取數據,情報分析、情況判斷是分析數據,決策制定和命令計劃是利用和產生數據,作戰行動由數據驅動同時也生成數據。泛在物聯網是智能化作戰戰場大數據生產、傳輸、匯集的載體。戰場上的每個實體,都是物聯網的終端,分配一個獨有的“電子身份”,通過聲、光、電等各種傳感器輸出自身的數據。同時,實體探測到的目標環境信息數據,通過網絡匯聚、傳送到節點和云端。全時、自動采集、匯聚的數據,共同形成作戰大數據,為智能化作戰提供算法訓練、模式挖掘和優化分析的“礦藏”。
泛在云聯為智能化作戰提供強大計算能力和算法支持。計算能力和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大數據需要高性能計算、高效率算法進行處理,從而產生有價值的認知能力和知識。配置在不同層級不同規模的計算、算法作戰資源云,通過信息物理系統與泛在物聯網聯在一起,既可匯集作戰大數據進行算法訓練,也可為不同層級的作戰和指揮提供所需的計算能力和算法模型支持,進行多元情報智能判讀與信息融合,評估戰場態勢、優化作戰方案、定下作戰決心、制定作戰命令計劃,幫助戰斗員或無人裝備更加快速、準確地打擊目標。
多域一體——智能化作戰的戰場空間
智能化作戰,不僅僅在陸地、海上、空中、太空等傳統戰場空間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directadmin漢化 虛擬主機,而是遍及上述物理實體空間和認知、社會、賽博等無形空間,通過多域相互配合、互為支撐的行動,聚焦作戰目的的達成。
多域一體反映了聯合作戰特點。未來戰爭中,各軍兵種智能化作戰相互間的任務界限區分不再涇渭分明,泛在云聯的基礎網絡與聯合作戰網絡密切交融,按需與相關軍兵種信息共享、數據直通;作戰在聯合指揮下,圍繞統一的作戰目的組織實施;不同空間域的作戰行動相互配合、互為支撐,作戰效果疊加、補充,形成統一的態勢優勢、全局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