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科技SenseTime正在變成一臺融資機器。
過去一年(嚴格來說只有11個月),商湯科技這家曾明確表示不以融資為目的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火速完成了三次大的融資和一次小的融資——
2017年7月11日完成4.1億美元B輪融資,當時創下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其中包括由鼎暉領投的B-1輪,由賽領資本領投、近20家頂級投資機構、戰略伙伴參投的B-2輪;
同年11月15日,又獲得了高通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
2018年4月11日獲得6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超過40億美元,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蘇寧等投資機構和戰略伙伴跟投;
5月31日,商湯科技今天宣布獲得6.2億美元C+輪融資,由多家國內外投資機構和戰略伙伴參與,聯合領投方包括厚樸投資、銀湖投資、老虎基金、富達國際等,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上海自貿區基金、全明星投資基金等跟投,高通創投、保利資本、世茂集團等作為戰略投資人參與。
商湯科技表示,本輪融資結束后,其估值超過45億美金,繼續保持全球總融資額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獨角獸地位。
在11個月內,商湯科技融資額超過16.3億美元,加上高通的數千萬美元投資,再加上B輪之前一共融了差不多4000萬美元……這意味著從2014年創立至今,商湯科技的融資總額可能已超過17億美元。
去年的商湯人工智能峰會上,商湯科技副總裁柳鋼在接受虎嗅采訪時表示,商湯不是一家以融資驅動的公司,有很多機構爭著想投資,但不是誰想投就可以投的。
但過去一年商湯頻繁的融資節奏和龐大的融資金額,很難讓人相信它不是以融資為驅動的。
這當然可能是客觀原因造成的,即盡管蹭人工智能這波浪潮的創業公司無數,但真正有核心技術的少之又少,商湯科技成為資本眼里的“唐僧肉”就不足為奇了,另一家是曠視科技,去年10月31日,曠視獲得了4.6億美元的C輪融資,打破了商湯科技此前的單輪融資紀錄,但其此后再也沒有宣布過融資消息,反而是商湯科技不停地宣布融資。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上,我對商湯科技好感陡增源于其創始人湯曉鷗去年在清華大學對馬化騰說的一番話,當時他抱怨現在對創業公司首先面對的問題是站隊,站隊阿里還是站隊騰訊,“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很愿意跟大家(BAT等)都合作的”,“我們做學術的是有骨氣的,就是說‘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湯曉鷗說。
但今年4月份商湯拿到的C輪由阿里巴巴領投,似乎推翻了湯曉鷗此前不站隊的言論,外界紛紛認為商湯科技成為了阿里系的一員。
市場還曾傳言,商湯跟投資者之間簽有對賭協議,但2017年11月29日在接受量子位采訪時,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徐冰極力否認,并強調商湯科技在融資中處于強勢地位:“跟商湯談投資的投資人,沒有任何條件可談。一定是以商湯公司利益為主;一定是以如何讓我們這么一個團隊,掌握公司控制力和管理能力為主;一定是以未來能夠做大為主。”
今天,商湯科技在新聞通稿中表示,其在2017年已實現全面盈利,并在智慧城市、智能手機、互聯網娛樂、汽車、金融、零售等行業實現快速落地,其業務營收連續三年保持400%同比增長,快速結合場景落地,2018主營業務合同收入同比增長10多倍。并曬了最近一個多月的成績單:
與國內最大地鐵公司上海申通地鐵簽約,落地交通出行場景;
與成都市簽約,落地一帶一路區域總部,拓展西部市場;
與阿里巴巴集團、香港科技園聯合成立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為首個響應中央政府號召支持香港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項目;
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簽定戰略合作,共同推進AI學術科研突破;
與華東師范大學等共同發布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高中教材,并與清華大學附中、上海交大附中等40所國內重點中學簽約,開設人工智能課程,推動AI在教育行業的落地。
商湯科技表示,C+輪融資后,將繼續加大研發和人才方面的投入。據虎嗅了解,商湯半年前引入了一位高管張文,并為其設立了一個總裁的職務,此后張文主導了商湯與上海、成都等城市的合作落地項目。
4月25日,距離其宣布C論融資剛剛過去兩周,商湯在北京召開了2018年商湯人工智能峰會,由于剛剛宣布獲得6億美元融資,所以這場峰會開得底氣十足,現場人滿為患。
但愿商湯別被融資沖昏了頭腦。
附上徐立4月25日接受虎嗅采訪的部分內容:
虎嗅:為什么標榜“原創”,不標榜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