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地區情況類似。比如福建新設的機構有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文化和旅游廳、衛生健康委員會、退役軍人事務廳、應急管理廳,均與國家對應新成立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文化和旅游部、衛生健康委、退役軍人部、應急管理部等有關。
根據各地公布的機構改革方案,大部分機構與中央機構對應,服務器租用 免備案服務器,但是也有地方特色。
隨著中央部委機構改革三定方案陸續出臺,地方機構改革的步伐也開始加快,各地三定方案陸續出籠。
馬敬仁指出,各地成立機構要根據自己情況而定,設立大數據局的意義重大,過去人口、土地等數據難以掌握清楚,現在通過大數據可以查得很清楚。比如國慶期間深圳通過手機使用的人數測算出,有2500萬人左右在本地,在深圳居住一個月的有2200萬人。
山東、福建成立了大數據局,一些地方金融監管局采取了大部制方案,集中管理各個金融部門。海南設立了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將旅游、廣電、文化等集中一個部門管理。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馬敬仁告訴記者,各地設立什么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并不一定要和中央機構一一對應。一些新的機構成立意義重大,像大數據局,意味著地方開始向智慧城市、智慧省份方向發展。
同一天,江蘇省委常委會議召開,傳達學習了中辦國辦《關于印發〈江蘇省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專題研究江蘇省機構改革相關事項。《福建省機構改革方案》也同時公布,確定共設置省級黨政機構60個,其中黨委機構19個、政府機構41個。
近期,湖南、遼寧、海南、山東、江蘇、廣東等省的機構改革方案已經通過,一些新的機構將出現。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指出,一些地方成立大數據局,將有利于該行業發展。現在各地大數據運用差別大,有的地方在農業領域運用多,有的是在工業或第三產業領域運用多。對大數據的需求,有些地方強有些地方弱,未來各地要揚長避短。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還成立了很多新的單位,并未與中央部委機構一一對應。
此前一天,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湖南全省深化機構改革動員大會舉行,提出確保今年12月底前完成省本級機構改革各項任務。根據黨中央批準的《湖南省機構改革方案》,本輪機構改革后,省本級共設置黨政機構60個,其中黨委機構17個,政府機構43個。
中央部門有銀保監會、證監會、央行等,在各地對應的部門是金融辦和金融監管局(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同時,中央部門有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文化旅游和廣電分別進行管理,海南的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將旅游、文化、廣電管理職能都集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