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1月1日舉辦的2019金融科技產業峰會之“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應用”分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科技廠商、高校等多家單位,邀請知名學術界專家、行業內頂尖企業工程師,就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相關議題開展交流,希望為金融及技術領域從業者提供交流的平臺,共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北京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楊海濤在論壇上做了關于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應用——《零售銀行業務智能化管理》的主題演講。
北京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楊海濤
楊海濤:各位好,我是華宇軟件負責金融的楊海濤,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溝通的關于銀行在零售業務中智能化管理的一些建議,我準備的內容是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營銷的管理智能化,另外一部分是風險管理智能化。但是我看了一下我們之前有幾位嘉賓在風險管理合規方面做了一些經驗分享,所以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營銷管理智能化,因為我原來一直在銀行做工作,沒有涉及到IT的內容,所以我一會兒講的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業務的內容來介紹的,而且表達一下我們對銀行在近幾年而且未來十年中零售戰略轉型主要的發展趨勢,這個發展趨勢是基于我個人將近20年的銀行經驗來判斷的,里面有很多內容我覺得應該給各位同行一些借鑒,作為以后不管是創業還是新產品的開發,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這是我們在近幾年跟商業銀行溝通過程中了解到的銀行在零售業務中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這些問題我們現在往回來看,基本上我個人覺得每一個方面可能都會在未來一小部分每一塊都會幫助銀行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個存在的問題是過度放大互聯網金融對零售業務發展的影響,我們來做這一塊總結是今年年初,今年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最主要的變化可能各位也了解,從8月底開始到現在關于外部數據,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在使用個人外部數據的方面存在著一些變化,這個變化對商業銀行業務的直接影響就是他們原來在做互聯網金融,第三方資產平臺對接助貸風險兜底的業務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萎縮。第三方風險平臺以后再去做兜底做助貸的業務會卡得比較嚴,未來銀行在做互聯網金融整個大的方向可能在近兩年會有大的變化,商業銀行可能會通過自己的金融生態加上外部的頭部公司這種緊密結合的方式,必須和平臺公司、頭部公司做這種深入的合作去真正地用到平臺公司內部數據和銀行內部數據相結合,去給這些平臺公司的客戶進行金融服務,這是一個比較大的發展趨勢。
另外一個發展趨勢,銀行現在已經開始轉向于對內部客戶的深度挖掘,因為前幾年商業銀行有一個大方向是什么呢?他們想做業務做的比較快,directadmin漢化,小步快跑,跟第三方資產平臺來對接,來迅速放大這個業務,但是這種客戶在銀行內部僅僅做一筆業務,放一筆貸款,后續所有的中間業務沒有任何機會進一步深入地挖掘客戶。而現在目前整個從監管的角度,從現在目前數據使用角度來說,一步步地現在都要往回撤了,鼓勵商業銀行去深挖內部的客戶去,這個是我們來判斷整個商業銀行零售大轉型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大方向。
第三個問題,從2014、2015年開始,各家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陸續啟動了CRM系統建設,客戶畫像體系大數據平臺。很多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進入到客戶畫像、CRM管理系統,我們從銀行的角度分析這個事情,現在出現一個問題,大量數據平臺建設,大量客戶畫像,而且我們在接觸很多城市商業銀行的過程中發現主要的問題是什么呢?他們提到,我們做這么多項目,數據做了很多,我們啟動客戶畫像系統的時候,每家公司公司去比拼的時候不是比拼的技術,不是我能給銀行帶來什么樣的應用,這個應用到底有沒有效果,可能是什么樣子。而是比拼誰的公司提供的客戶標簽更多一些,所以進入了一個怪圈,大家都認為提供的客戶標簽越多、越全越好。反過來我們看的時候,就發現一些問題,大量的數據標簽多余的數據放在里面去,沒有任何用處,好像模型很多、數據量很大,但是真正能幫助銀行起到作用的根本就沒有。
具體來說,公司在給銀行打標簽、打客戶標簽的時候多數都是拿其他銀行的年齡標簽直接套到這個銀行來,23歲以下是大學生,23歲到30歲是步入事業公司期,退休的是60歲以上的,這就是科技公司在做客戶畫像的時候最大的一個問題,拿著現成標簽直接去做。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在西部地區或者西北部地區實際退休年齡和真正退休狀態是不一樣的,60歲可能是退休,但是他50歲以后基本上就不會從事一些工作。而在南部地區、東部地區可能到65歲、70歲還是在工作中很有活躍的特征,拿年齡打標簽各家銀行是不適用的,分析出來整個的特征對銀行業務的促進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我們看銀行經歷這幾年去看,我的客戶標簽、客戶畫像怎么去做,都會好好琢磨琢磨,我們之前做的是不是有效果的,這種效果是怎么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