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年,中國民航運行大數據共享范圍將覆蓋各運輸航空運行主體單位,尤其加強國內中小運輸航空公司和境外航空公司的運行大數據共享。
24日召開的全國民航運行大數據共享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提出,民航運行大數據共享工作涵蓋信息技術、運行生產、組織協調指揮、精準行業宏觀調控和監管等層面,深入推進民航運行領域數字化轉型,成為建設“智慧民航”的重要內容和工作抓手。重點地區、重點機場、重點航路航線將通過數據共享和應用,香港免備案主機,緩解外部環境變化影響,確保運行平穩有序,應對大面積延誤處置。在春運、暑運等生產旺季以及重要節假日期間的航班運行,同樣利用運行大數據,深入分析運行特點,實施差異化政策、分類管理、精準管理。
據悉,云服務器租用,民航局將充分運用運行大數據,不斷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通過分析飛行、空管、機場等主要數據信息,有效監測運行風險;通過對運行大數據與各類資源數據的多維融合,集信息傳遞、運行數據、資源調配、響應措施為一體,打造應急處置“一張圖”,形成統一的態勢感知和整體合力,真正實現應急處置的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和多方聯動。
目前,民航加入運行數據共享協議的民航運行單位達72家,共享數據范圍為10個主類別、23個子類別,共263項,涵蓋了航班信息、機場資源、航空器信息、客貨信息、機組信息及運行品質分析等領域。民航局將主動適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和融合大趨勢,深入推進民航與綜合交通運行大數據深度融合。各大機場將重點關注與城市和綜合交通信息系統相關數據融合。各航空公司將會同中國航信一起加快建設服務于“空鐵聯運”信息系統平臺。在提升空鐵聯運服務方面,航空公司、中國航信將與鐵路企業進一步開展深度合作,推動實現旅客“一站購票、一證通關、無縫銜接”。
通用航空是民航業的兩翼之一,民航局將爭取用3年時間完成主要通用航空單位相關運行數據交互試點工作。還將努力用2年時間實現民航運行大數據共享范圍覆蓋各運輸航空運行主體單位,尤其加強國內中小運輸航空公司和境外航空公司的運行大數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