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微信2021公開課PRO中,釋放了一個很清晰的信號:微信搜一搜未來可期。
微信搜一搜團隊Samuel在微信公開課中提及搜一搜的使用場景:“用微信就能搜”。微信搜一搜希望,用戶有任何問題和困難的時候,都會想到用微信來搜。
此外,微信正在持續加碼開放力度。在微信公開課的演講現場,直接向微信生態的合作伙伴和開發者發出了邀請:“這里有一個框,你們是主角,我們只是一個連接器”。這對第三方開發者來說,這種意味著機會、想象和商業的新入口,無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另一方面,微信用戶主動發起的搜索需求正在井噴式增長。產品層面,用戶還在持續用腳投票。
據微信公開課披露的數據,微信搜一搜月活達到5億,單從用戶數量上看,已經與百度于2020年Q3財報披露的APP月活躍用戶數5.44億相差無幾(2020年9月)。
搜索江湖,要有新變局了。
微信搜一搜其實做了好多年了。
開始只是為微信公眾號提供一個查找器,后來慢慢也支持了公眾號文章的搜索,朋友圈的搜索,城市服務的搜索,后來小程序起來了,微信搜一搜也支持了小程序的帳號搜索。2020年,微信搜一搜實現了內容、服務和品牌全面開放接入。
微信搜一搜正在變得更開放。官方解讀是:搜索需求不應該被框住,它應該出現在每一個好奇產生的地方。
普通微信用戶已經能感知到微信搜一搜帶來的便利??匆黄娞栁恼拢l現一個生僻詞,直接劃詞就能搜索;朋友圈里有人發出非常漂亮的風景照,國內服務器,以前還要專門打字評論問“這是哪里”,現在直接長按圖片微信搜一搜,就能喚起關聯信息。
以往聊天聊到天氣、表情、音樂、餐廳、視頻,需要跳出聊天場景,去不同的地方搜索和查找。在微信搜一搜,可以邊聊邊搜,歐洲服務器租用,完全不打斷聊天場景,直接拉起搜一搜,直接找到內容和知識,直接分享,全程操作連貫一氣呵成。
去年,微信聊天場景里已經支持“活鏈接”。用戶使用起來會很爽,因為簡單到直接點進去就行了。支持這種體驗的底層其實也是搜索。微信搜一搜設置的產品路徑是:聊天的時候輸入一個“#”,再加任意搜索詞,發出聊天文本后,接收方不需要輸入,只要點這個“#”就可以發起智能搜索。
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航班是哪個,何時到達,一目了然。在找快遞、發股價、發汽車型號等各個場景也同樣實用。
為什么巨頭都在布局搜索?
搜索是公認的流量入口,也一直是業內巨頭的必爭之地。國內搜索格局這些年一直變來變去,技術能力之外,流量和用戶心智也占了很大的因素。
百度在百度搜索之外,做了免打擾定位的簡單搜索。百度在用戶心智中是有地位的。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各大移動端app自成山頭,百度在搜索上拿不到全面的信息源,直接影響了搜索的精準和范圍。這兩年百度也發力做圖文、視頻等一切跟內容相關的內容和信息流。但是信息孤島問題依然無解。
2013 年,阿里系神馬搜索一度增速很快,排名緊跟百度之后;但由于嚴重依賴uc流量,伴隨著uc數據下降神馬聲量也越來越小。2016年阿里推出主打干凈搜索的夸克。據極光大數據,夸克日活躍均值維持在800萬左右。至于曾經的神馬搜索,數據已經低到無法查閱。
微軟必應(Bing)有很好的技術積累,但在中國沒多大市場份額。同樣聲音漸微的還有360搜索。值得一提的是搜狗搜索,曾占據過市場10%左右的市場份額。目前,增長也變緩了。
2019年字節跳動被傳要做搜索。一度引起很大關注。他們在招聘中提及“我們將從0到1打造一個用戶體驗更加理想的通用搜索引擎。”官方沒有給出更多解讀。2年過去了,據極光大數據,目前頭條搜索日活躍在4~5萬之間。這個量級顯然無法匹配一家大公司的搜索布局。
字節做搜索,除了有內容和流量優勢之外,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增長太快,流量快見頂了。全球化遇阻之后,亟需在國內尋找新流量。
微信做搜索的底氣在哪?
微信是國民應用
幾乎中國所有的用戶都有微信,微信搜一搜,對于用戶來說意味著,不需要再額外安裝任何APP,用微信直接就能搜。
一位曾親歷搜狗從零到一的搜索專家說,微信搜一搜不是一天兩天了,技術積累層面沒問題。
一個產品所能達到的需求越深,那么往上走的壓力越小。超過十億用戶的微信,生態繁茂,微信搜一搜隨手就搜這件事,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說,很順。這是一個真實存在而又沒有被很好解決的需求場景。如做好各個場景的搜索匹配,對微信用戶來說,可以在毫無感知的情況下完成一站式搜索。
利他才能長久
說起搜索的底層基礎——內容,移動端各大APP互相隔離的山頭林立,如今咱“互聯網”,你稱其為“互不聯網”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