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各地正積極建設政務大數據平臺,努力實現數字化轉型。而在此過程中,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因缺乏統一的規范及技術標準,導致數據融合共享工作推進緩慢,各類政務事項辦理效率受限于傳統封閉機制及信息化壁壘難以提升;同時,由于單位主體性質不同,利益不同,數據類型不同,存在著數據共享意愿不強、數據共享利用不充分、數據潛在巨大價值仍未充分釋放等問題,這些問題均嚴重影響了政務大數據建設和數字政府生態的發展。
為此,云服務器租用,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一、緊抓數據資源核心,建設專業融合共享平臺
建議政務服務有關責任部門牽頭建設專業的數據融合共享平臺,依托該平臺,以政府自有數據為牽引,拉動更多的數據參與分析、共享,充分釋放政務數據價值,對實現政府運行科學化、城市治理高效化、民生服務普惠化、產業經濟數字化、生態環保智慧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夯實數據治理基座,打造服務全局應用生態
(一)建立基礎牢固、運行高效、服務全局的數據治理基座
建議設計并建設具有“標準化、全局化、服務化”能力的數據治理基座,為政務大數據乃至整個“城市大腦”的建設提供關鍵的數據智慧支撐。首先是標準化,建立一套完善的標準規范,要讓各部門、單位在數據如何使用、如何存儲、如何加工、如何關聯,最終如何共享等每一個環節上都能夠有章可循。其次是全局化,數據治理不是推倒重來,而是繼承發展:一要處理好傳統數據、傳統系統、傳統業務與大數據發展的關系,數據治理要盤活過去分散的數據資源,要使各部門單位的信息化系統重現生機,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二要強調資源復用、平臺協作、綜合賦能,數據治理體系一定要依托大數據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各項關鍵組件,做到“技術為數據服務、數據為業務服務、業務為社會服務”;三要統籌推進數據資源的匯聚接入、標準處理、靈活組織、智能服務、安全防護等諸多方面的工作。最后是服務化,共享的機制應該貫穿數據治理工作的始終,以實現對業務場景的全覆蓋,同時數據共享服務應建立靈活擴展的中間平臺,最大化的釋放數據共享價值。
建議在政務大數據生態建設初期及開發階段采用 “數據不搬家”的模式,暨利用大數據模型對原有各子系統的數據進行分析提取,將有關數據結果共享至有需要的部門。以大數據建模的方式能快速滿足各地各部門對數據資源的共享需求,為開展統一政務大數據中心建設和數據治理贏得時間、積累寶貴的數據調研經驗。
三、把握數據安全重點,構筑整體安全防護屏障
建議劃清數據現有使用過程中的所有權、使用權、運營權情況,以此制定詳細的權限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數據脫敏工作力度,強化數據特征分析,完善標簽畫像體系、豐富數據開放渠道。從決策層到實施層要貫徹落實一套數據安全制度規范,從管理到平臺形成完整溯源鏈路機制,著力構建安全合規、科學高效、服務整體的安全屏障。
四、打通政企合作渠道,提升行業綜合治理能力
(一)開展行業數據資源普查,建立行業數據標準基因圖譜
應由有關部門牽頭,要求各行業開展行業數據資源的普查摸排并上報,形成完善的數據標準資源池。有關部門要求專業公司及第三方機構制定全行業數據標準規范,形成全行業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建立一套數據標準基因圖譜,為行業內信息資源共享的提供主要標準依據。
(二)建立政府與企業間的數據通道,完善數字化管理體系
在建立行業統一標準的基礎上,打通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數據壁壘,圍繞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建設制定實施方略,提升政府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能力。如:打造虛擬數字產業園區,提供貫穿產業生態鏈的數字化服務;構建政府為企業服務的智慧應用場景,涵蓋智慧產業園、智慧供應鏈、智慧醫療、智能制造、智慧環保、智慧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