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成都正在探索建立業主委員會信用管理機制,落實物業服務企業及項目負責人“黑名單”、聯合懲戒等制度,對物業服務企業及項目負責人信息量化標準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信用信息量化標準進行優化。
4月7日下午在成都成華區萬象城舉行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生活成本競爭力提升工程專題采訪中,成都市住建局產業發展處副處長張佳強透露,成都正在通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大數據、云計算和區塊鏈技術與智慧物業管理相融合,未來的物業管理中將出現更多包涵政務服務、小區治理以及行業治理的跨界融合。
在日前公布的《生活成本競爭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中,提到要推動住有所居向舒心居住轉變,小區物業服務水平直接影響到居民居家舒適度、幸福感,成都也同步制定了實施舒心居住計劃,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亞洲服務器,持續提升居住品質。
除了信用管理,提升全市物業管理覆蓋率也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比如,成都將探索建立成片式管理、管(院)委會管理和信托制等物業服務管理新模式,提升全市物業管理覆蓋率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到年底,住宅小區(院落)覆蓋率達到60%。又比如,推進智慧物業管理政務服務平臺2.0建設,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實現物業管理在政務管理、城鄉居民小區治理、行業促進發展等領域多空間、多維度的融合。
針對市民最關心的維修資金,成都也將推出一系列監管和制度建設。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一方面,成都將全面實現維修資金業務在線辦理,進一步研究完善維修資金歸集方式,同時,在總結“保險+服務+物聯網”電梯維保維修新模式探索經驗,研究優化維修資金使用保障機制,發揮資金保障作用,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張佳強表示,美國服務器租用,成都正在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已經啟動《成都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完成《住宅物業等級劃分》修訂,同時啟動《成都市公共文化體育場館基礎物業服務規范》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