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奔涌。成都該如何激發數據資源要素潛力,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記者今日獲悉,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成都市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從深化數字化賦能行動、支持大數據企業發展壯大、涵養產業生態三個方面提出了九條專項政策。
據了解,市政府辦公廳于2017年印發實施的《成都市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已過有效期。成都市新經濟委等相關部門在充分學習借鑒上海、深圳、貴陽等城市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成都實際,從契合國家發展新要求、順應產業發展新趨勢、鞏固提升城市發展新優勢三個維度進行修訂完善,形成了《成都市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政策》。
大數據的活力在于應用。在深化數字化賦能行動方面,《專項政策》明確,成都將支持打造數字化企業,支持構建數字化產業鏈,鼓勵培育數字化生態,并給出了“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
例如,成都將支持企業或機構建設數據服務平臺,對于符合相關要求的企業自主投資建設數據服務平臺或產業鏈網絡化協同平臺,并對外服務企業數達到200家(含)以上,云服務器租用,按照企業對該項目投資額的20%,給予企業最高300萬元的補助。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主體的支撐。在支持大數據企業發展壯大方面,《專項政策》提出,成都將培育大數據企業主力部隊,打造大數據應用示范工程,強化金融支持力度。
其中,成都將對自主投資建設且通過國家部委評選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企業,按照該項目建設成本的20%給予最高3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同時成都還將大數據企業納入成都新經濟天使投資基金和成都新經濟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大數據企業給予直投或跟投,支持高成長性大數據企業快速壯大規模。
在涵養產業生態方面,成都提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推進標準體系建設,促進產業協作互動。其中,對于獲批省級以上數字經濟發展先導示范區的區(市)縣,directadmin授權,給予其數字經濟為主導的產業功能區核心大數據產業園區專業化運營機構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主導編制國際、國家、行業或地方大數據標準的企業或機構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