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又造了個節日。
在此之前,阿里已經有了天貓的雙11和雙12、淘寶的造物節以及針對農村的年貨節四個節日。而此刻,農村淘寶又有了個節日——村子文化節。不外與之前相對貿易化的節日差異,村子文化節的設立好像更有點公益的氣息。阿里巴巴團體副總裁、農村淘寶事業部總司理孫利軍將其定位為:毗連都市文明和村子文化的載體。
農村淘寶項目啟動已近兩年,在經驗了一系列摸索之后,其模式也完成了從1.0到3.0的轉變。而在包圍了內陸29個省300個縣之后,阿里巴巴不再把方針范圍在買貨賣貨送貨的電商之上,而是要會合阿里內部以及社會資源,從教誨、醫療、金融、文化等層面再造農村。
從1.0到3.0
農村淘寶是阿里巴巴在2014年9月IPO之后確立的將來三大計謀之一。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啟動農村淘寶的千縣萬村打算,要在3-5年內投資100億元、成立1000個縣級處事中心和10萬個村級處事站,從而包圍到全國三分之一的縣以及六分之一的農村地域。
千縣萬村打算啟動之后,農村淘寶進入1.0的代購時代。通過設立村級處事站,農村淘寶但愿以村級處事站作為終端用互聯網的方法辦理農村購物問題。而在處事站的選擇上,也是以選址為中心,從村子里的小賣部入手,主要事情就是幫村民代購,通過傭金提成來鼓勵東家。
由于起初對農村市場相識還不足深入,1.0模式也是一種試錯,農村淘寶很快就意識到了存在的問題。“1.0模式中的合資人,大多是策劃小賣鋪的內地人,只是兼職從事農村淘寶,不免存在不主動、守株待兔的心理。”孫利軍在回想起1.0模式時坦陳道。并且以選址為中心也就一定碰著輻射范疇的問題,固然村中有農村淘寶業務,但稍遠一些的自然村就無法包圍處事,相對被動。
2015年5月,阿里巴巴啟動農村淘寶2.0模 式——村淘合資人打算。而農村淘寶的事情重點也從以選址為中心轉變為選工錢中心。通過招募思維機動、熟悉網購的當地人,尤其是返鄉青年,把兼職的小賣部轉 釀成為專業化的農村淘寶合資人,以辦理專業化水平不足的問題。這種模式下只要村里有一個站點,就有本領主動輻射周邊地域,讓處事包圍更廣。除此之外,村淘 合資人模式啟動之后也引發了浩瀚內地人和返鄉青年的創業熱情,辦理了一部門就業問題。
按照阿里方面發布的數據,在2.0模式啟動的當月,全國農村淘寶合資人中就有20位月收入高出5000元,最高的月收入1.6萬元。到2015年10月,也即農村淘寶一周年之際,5000元以上的合資人比例已靠近10%,收入過萬的合資人有10多個。而據孫利軍透露,到本年6月,全國月收入過萬的合資人比例已高出8%,到達近2000人閣下。
不外2.0模式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在有了不變的收入之后,越來越多的村淘合資人變得暴躁,在戴德和處事農村上做得不足”,孫利軍對新浪科技說道。在他看來,農村淘寶的初志并不光單是讓合資人富起來那么簡樸,而是但愿通過浩瀚合資人處事農村,引發農村的成長潛力。
而8月8日首屆農村淘寶村子文化節的啟動,也正是3.0模式開始的符號。
從三張網到三其中心
在1.0和2.0時代,農村淘寶與浩瀚電商在農村計謀上根基一致,強調買貨賣貨送貨。而農村在基本設施上存在的短板顯而易見。
“在政策上、基本設施建樹以及互聯網人才造就與應用這三方面助力農村淘寶的成長,織好這三張網,,農村淘寶將大有可為。”孫利軍在農村淘寶2.0啟動后曾如此說道。他將農村淘寶2.0成長的要害歸結為三張網:天網、地網和人網。
天網,即當局的支持。從省到村,各級當局推出相應的政策來支持村淘落地。地網,即基本設施建樹,包羅物流和信息渠道的買通。主要是菜鳥網絡來搭建村淘物流網;人網,即人才建樹。一方面是村淘合資人,另一方面是吸引和培養更多懂互聯網和電商等新經濟的人才。
按照阿里巴巴2017財年第一財季財報披露的數據,在農村淘寶啟動靠近兩年時間里,已經包圍29個省300多個縣17700個村。阿里巴巴方面也將這幾個數字視為農村淘寶在處所當局協作、基本渠道搭建、合資人招募此日地人三網建樹根基完成的符號。
在3.0模式啟動之后,農村淘寶的計謀重點也將從三張網轉向三其中心。按照孫利軍的先容,三其中心即生態處事中心、創業孵化中心和文化公益中心。
在生態處事中心上,村淘點包袱的職責將不再是購物和賣貨這樣簡樸,而是接入阿里系從電商、金融、醫療、教誨到文娛的全部資源,實現整個處事體系的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