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來,跟著各大電商平臺連續推出“秒殺”、“秒搶”等促銷勾當,催生了一批“代秒族”、“代拍客”。這種專門替網絡消費者舉辦搶購的處事是否公道?會不會影響網絡購物的公正?會否成為網絡消費者小我私家書息泄露的源頭之一?記者對此舉辦了觀測。
“代秒族”一張優惠券賺50元
本年的“雙十一”開始前,不少網購達人已早早把“購物車”裝滿,只等著11月11日破曉那一刻開始搶購。實際上,如今“雙十一”的戰線被拉得更長,淘寶、京東、亞馬遜等多家電商平臺早已連續推出了贈優惠券、秒搶等相關勾當。
上了一天班已沒有足夠精神在半夜守著電腦搶單,但又不想錯過這么好的促銷時機,怎么辦?為滿意這些上班族網購達人的需求,電商平臺上涌現了一些“代秒族”、“秒殺客”,專為其提供“秒搶”處事。
24歲的吳先生就是“代秒”族中的一員。他是一名在校學生,本年通過“代秒”優惠券,吳先生以50元的價值賣出4張京東滿減300元的優惠券,共賺了200元。
吳先生匯報記者,一次無意間在“什么值得買”平臺上看到有消費者在收優惠券,就萌生了“代秒”優惠券的動機,并在嘗到甜頭后專門開了兩個賬戶用于搶優惠券。
吳先生說,實際上一張券賣50元不算低,但照樣有人收,因為對付這些買家來說,用優惠券可以減300元,他們還相當于“賺”了250元。
對此,浙江大學計較機學院在讀博士徐超說,不少平臺發放優惠券的時間不公道,又是限量發放,簡直存在市場需求。
業內:“代秒”雷同網絡“黃牛黨”
前不久,記者在淘寶網上以“代秒”、“代拍”等要害詞舉辦搜索,呈現了“哎喲代拍”“二呆槑專業代拍代秒”“老獵代拍”“恿氣專業代拍”“超凡代搶”等商家。
這些商家頁面上的“代秒”流程顯示,消費者需要向其提供商品鏈接、開拍時間、淘寶賬戶和登錄暗碼等信息,同時還注明消費者需共同“代秒”商家在指按時間內付款,過時代拍用度不退等要求,并聲稱“拍中率達100%”、“賬戶交給我們絕對安詳”、“不會變換賬號的任何信息”。
記者通過搜索多家代秒商家頁面發明,代秒的價值分為5元、15元、100元等差異檔次。至于銷量,一些商家近期賣出了幾十份甚至數百份訂單。個中,打扮、家電、演唱會門票等商品的“代秒”較多,也有部門商家的“代秒”業務涵蓋了淘寶平臺上的所有店肆和商品。
一位有過“代秒”經驗的消費者說,之所以選擇“代秒”處事是因為實在沒有精神去半夜搶單,而這些“代秒”商家的收費也還算公道,可以接管。
“老獵代拍”東家匯報記者,按照“代拍”的難易水和善商品的熱門水平的差異,價值差異,而相較于平時,秒殺勾當期間的“代拍”價值會有所上浮。
克日,記者再次搜索時發明,一些“代秒”店肆和商品已下架或轉移。據業內人士透露,大平臺對這種“代秒”模式的沖擊力度相對較大,為此,不少想鉆空牟利的“代秒族”就將生意轉移到了其他小型垂直電商平臺上。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令與權益部門析師姚建芳暗示,雖同為搶購,但“代秒”商家通過軟件某人員幫助,搶購的速度和樂成概率都比普通消費者跨越許多,這種團隊化或系統化操縱就有些雷同黃牛購票行為。
專家:需注重信息安詳
這種“代秒”處事讓全民消費的網絡促銷節的實惠最終優先落在了少數人的手中。在業內專家看來,這涉及了公正問題,屬于不合法的“比賽”,美國抗攻擊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且商家從中牟利,不只擾亂了搶購秩序,這種工錢變動消費需求的行為也在必然水平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置努力性。
不只如此,更大的問題在于潛在的信息安詳隱患。姚建芳指出,由于淘寶賬號、登錄暗碼關聯付出寶、信用卡、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小我私家隱私信息,商家雖擔保消費者的信息安詳,但也不解除其操作小我私家書息舉辦不合法生意業務行為的大概性。
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研究咨詢中心副主任李易說,也大概呈現一些“暗藏”的騙財騙團體以“代秒”業務等為誘餌,消費者主動提交小我私家書息后,通過恒久積聚信息爾后有針對性地舉辦電信網絡騙財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