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雙 11 下單的包裹是不是還沒得手?快遞公司極盡全力,但很大概包裹還在路上,可能在客棧里擠壓著。商家除了時不時地發來道歉短信,對付不盡人意的物流承載力,他們好像也沒有更好的步伐。
一些外賣平臺公司正在分攤快遞公司的壓力,同時也在爭奪市場。
從 7 月份開始,百度外賣擁有的 4 萬騎手已經在做跑腿代買的事情,用戶宣布需求,騎手搶單完成,收取 2 公里內 12 元運費;跟京東抵家歸并的達達,除了為京東商城提供快遞處事,也在開辟更多的業務,包羅輿圖采點、調研等。
本年雙 11 開始,外賣平臺“餓了么”公布跟快遞公司圓通和萬象相助,在包羅上海在內的 15 個都市內,承接這兩家快遞公司的一部門的快遞。提供處事的是餓了么的外賣眾包配送團隊“蜂鳥”。這是餓了么的蜂鳥配送系統在去年 6 月份宣布后,第一次參加到快遞處事中。今朝這項處事處于試運營中。
餓了么稱,他們將在這些都市中投入 2000-3000 名的外賣配送員做兼職快遞員,從 11 月 11 日起,天天完成約 10 萬單的快遞。
蜂鳥飛俠 app 的界面
詳細到送快遞時,餓了么的配送員需要安裝一個新的 app 蜂鳥飛俠。到快遞站點后,配送員用這個新的 app 來掃描快遞條形碼,獲取快遞訂單,app 上會顯示快遞投遞的截至時間。在靠山數據上,圓通和萬象兩家快遞公司已經跟蜂鳥飛俠做了買通,可以同步快遞配送環境。
餓了么物流銷售部總監江長江稱,配送快遞能將蜂鳥的空閑運力充實更換起來,同時提高騎手的收入。按照他發布的數據,蜂鳥配送員今朝擁有 130 萬注冊騎手,跟眾包物流公司達達在本年年頭發布的數字溝通,達達在 4 月份跟京東旗下的京東抵家歸并。
本質上來說,餓了么外賣配送員開始承接快遞訂單,跟早前他們承接外賣之外的商超、生鮮蔬菜訂單其實沒有太大不同。如開頭所說,幫配送員找更多的活干這件事,對付擁有大量人力的餓了么、百度外賣、達達來說,其實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放大了說,這種開辟新業務的形式,跟擁有大量兼職司機的打車處事 Uber、滴滴出行其實差不太多。Uber 在美國已經開始把外賣處事 Uber EATS 看成是正經生意在運營,滴滴此前也通過入股餓了么的方法,實驗讓司機提供更多的處事。
在這背后,這些公司需要辦理的都是一個問題:在得到大量本錢較低的人力后,歐洲主要代理 德國服務器,如何通過晉升運營效率得到更多的收入?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最直接的障礙來自于他們實驗進入的新市場內既有的競爭敵手。跟他們競爭,這些有大量人力資源的公司需要做出差別化,譬喻更低的人力本錢,更高的運營效率。
從餓了么跟快遞公司的相助來看,餓了么在實驗用更快的送貨作為主要的賣點在做,這大概意味著是單件價值較高的物件。這種方法,在早前 Uber 做的快遞處事 Uber Rush 上較量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