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出一個開口向下的拋物線,萬達電商似乎又回到原點。王健林打算新成立一家網絡科技公司,而且會有結盟者。他宣稱,對方是一家世界級網絡巨頭,這一計劃會在未來幾個月浮出水面,具體業務目標要視合作對象而定。
1月29日,騰訊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計劃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同時,騰訊將推進與萬達旗下網絡科技集團的戰略合作,萬達將保持對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主導權。因此,騰訊極有可能就是王健林所謂的世界級網絡巨頭。
破舊立新之前,尚有麻煩需要解決。現有的萬達網絡科技集團(以下簡稱網科)正陷入一場大規模的裁員風波,有報道稱接近70%的人要離開。
聽到消息的王健林震怒。2018年1月20日,他在萬達集團2017年年會上表態,“網上傳網科裁員6000人,網科總共就3000人,怎么可能裁掉6000人!曲德君你為什么也不出來辟辟謠?”作為網科董事長的曲德君曾在微信朋友圈稱,萬達網科沒有倒下,局部調整是為了更快更好地發展。
卷入風暴的主要是網科旗下的飛凡公司,該平臺承載著萬達的電商夢想。
2012年12月12日,王健林與馬云立下賭約,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占比超過50%,王給馬一個億,否則馬給王一個億。話音未消。王健林轉身著手布局電商。第二年稱,賭約只是一個玩笑,并在萬達電商不斷加碼。
但是萬達擁抱線上并非坦途。五年來,萬達電商走得跌跌撞撞,CEO換了三茬,如果算上其他實際負責過的萬達高管,掌舵人有五六位。依此計算,幾乎一年一個負責人。
萬達沒有對外公布過電商的燒錢規模,但不會是小數目。
“我曾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給了曲德君太多的錢,我跟一些企業家討論,他們說當初網科少給點錢,定個投資上限就好了??磥礤X不能給得太多。”王健林反思道。
有人、有錢、有資源,好結果卻遙遙無期。萬達對電商的執念,是一家傳統企業面對互聯網的焦慮、恐慌與期盼。萬達電商的沉浮,是正在被解構的商業世界的一個典型樣本。
失利騰百萬
2014年8月29日,深圳華僑城洲際酒店。王健林、馬化騰、李彥宏對著鏡頭,面帶笑容,三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這是萬達電商的高光時刻,此前和之后沒有什么事較之更出彩。
三方宣布,共同出資在香港注冊成立一家電商公司,一期總投資額50億元,其中萬達持股70%,騰訊和百度各持股15%,計劃五年投資200億。該公司就是飛凡,外界習慣稱之為“騰百萬”。不同于淘寶、京東,打造一個智慧生活O2O平臺是飛凡的使命。馬化騰當時解釋,電商不完全準確,更多是利用移動互聯網讓線下實體經濟變得更智能。
實際上,VPS,當初王健林更有意與馬云合作。“王老板親自找到馬老板,馬老板對這個事很冷淡,不感冒。”萬達電商前高管韓文保(化名)告訴《中國企業家》。
萬達內部對阿里也有抵觸。2014年,阿里與萬達協商,當年3月的女生節期間搞一場大規模的線上線下活動。時任阿里COO張勇出面洽談,萬達高層允諾。后來,由于萬達內部反對作罷。
反對者的邏輯是:雙方的商業本質相同,都是通過爆款吸引人流,高客單價變現,差別僅在于一方是實體,一方是虛擬。因此,萬達和阿里是競爭關系,不應該合作。
萬達做電商缺的是流量和平臺經驗,互聯網巨頭是理想的合作對象。阿里不行,王健林扭頭轉向騰訊與百度。當時,騰訊在大力推微信支付,百度All in O2O,一百多家萬達廣場的線下資源對二者來說都是難得的富礦。
萬達電商前CEO董策告訴《中國企業家》,2014年2月,他進入萬達電商以后,開始負責推進騰百萬的合作,前后約7個月。三家公司都成立專門小組,有30人左右參與。王健林、馬化騰和李彥宏湊在一起非常難,馬化騰腰部有傷,艱難協調之后,三方選擇在深圳召開發布會。
萬達電商一位離職高管給出另一個版本的說法:董策入職前,騰百萬談判已經開始。當時的萬達電商COO馬海平堅決反對與阿里合作,他有超過五年的百度工作經歷,曾任百度商業拓展部總監,騰百萬這個局正是由他攢成的。但三方基于戰略互補,并沒有多少談判細節落地。
對于萬達來說,誰促成騰百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騰百萬能帶來什么。
2015年3月3日,飛凡試運營,4個月后正式上線。以移動端為主要入口,線上線下融合,提供智慧停車、智慧餐飲、智慧購物等。這距騰百萬發布已經過去大半年,關注的聲音減弱,此后有關騰百萬的消息也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