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手機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諾基亞忽略了交互體驗的重要性,蘋果卻用觸控操作取代鍵盤,將諾基亞一直以來堅持的交互方式徹底擊碎。
固執的諾基亞
重新構建塞班,甚至是全面轉向Android,都不失為不錯的選擇。以諾基亞的技術積累,在Android陣營里占據一席之地其實不在話下。只可惜這時諾基亞的貴族精神使這個企業在選擇中缺乏商業的靈活性。
而到了2016年,酷派不僅跌出了國內前十,連具體銷量也沒有公布,業內人士估計不到1500萬部。而且2016年的財報拖了半年才發布,虧了42億港元。
諾基亞也曾是創新的代言人,在功能機時代,論娛樂拍照,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既有諾基亞3250、5300這樣的音樂手機,也有N90、Lumia 1020 這樣的拍照手機,一顆4100萬像素的卡爾蔡司認證鏡頭,就是在今天也可以稱得上是拍照神器;論工藝設計,既有像諾基亞8800、N95這般精致的產品;也有如7280、N-Gage這樣博眼球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