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已經明確,把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的最高綱領。我們要在每一個ICT基礎設施產品和解決方案中,都融入信任、構建高質量,關鍵內容包括:
過去一百年來,世界上許多成功的公司都因不能適應變化而倒下。要適應外部變化,唯有自我進化,我們必須保持開放和持續變革。董事會已決定,全面提升軟件工程能力與實踐將以變革的方式來開展,由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總負責,公司初始投入20億美元,計劃用5年時間,在ICT基礎設施領域實現為客戶打造可信的高質量產品的目標。希望您支持并積極投入到這一偉大的變革。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實現未來的愿景和使命: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我今天寫信,是要和大家溝通公司如何全面提升軟件工程能力和實踐。二十年前的IPD變革,重構了我們的研發模式,實現了從依賴個人、偶然性推出成功產品,到制度化、持續地推出高質量產品的轉變。至今為止,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在170多個國家安全穩定運行,并因此積累和贏得了全球數萬客戶的信任。今天,我們又處在一個新的起點,全面云化、智能化、軟件定義一切等發展趨勢,對ICT基礎設施產品的可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可信將成為客戶愿買、敢買和政府接受、信任華為的基本條件。可信不僅僅是產品外在表現的高質量結果,更是產品內在實現的高質量過程,是結果和過程的雙重可驗證的高質量。而只有全面提升軟件工程能力和實踐,才有可能打造出可信的高質量產品。
我們要從最基礎的編碼質量做起,視高質量代碼為尊嚴和個人聲譽。代碼就像是高樓大廈的一磚一瓦,沒有高質量的代碼,可信的產品就是空中樓閣。我們要優化并遵循公司各種編程規范,遵從架構與設計原則,熟練使用各種編程庫和API,編寫出簡潔、規范、可讀性強、健壯安全的代碼。
韌性(Resilience)。系統受攻擊時保持有定義的運行狀態,包括降級,以及遭遇攻擊時快速恢復的能力。
我們要重構腐化的架構及不符合軟件工程規范和質量要求的歷史代碼。我們知道,再好的架構,其生命力也是有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化以及新技術、新功能特性的引入,架構也會腐化。面對腐化了的架構,要毫不猶豫地去重構它。同時主動以可信設計原則為導向,去重構不符合軟件工程規范和質量要求的歷史代碼,提升軟件架構的生命力。
安全性(Security)。產品有良好的抗攻擊能力,保護業務和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全面提升軟件工程能力與實踐,打造可信的高質量產品
——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
可靠性和可用性(Reliability& Availability)。產品能在生命周期內長期保障業務無故障運行,具備快速恢復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供可預期的、一致的服務。
我們要遵守過程的一致性。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遵循業界共識的標準、規范,確保規范到實現的一致性、代碼到二進制的一致性。架構要符合架構原則,設計要遵循設計模式,代碼要符合編程規范,最終做到需求與實現一致,達成各項對客戶的承諾。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做好每一步,才能真正打造出可信的高質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