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金立手機的官網已無法打開,且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舉行了金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根據有關報道,會議認定金立債權總額為173.59億元,負債達到近211億元,金立將進入最后的破產程序。盡管金立方面還未對該消息做出回應,但金立破產已進入倒計時,而金立集團及其董事長劉立榮涉嫌轉移資產,以及劉立榮涉及的賭博問責問題也將成為未來該事件發展的焦點。
負債超200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登錄金立官網發現,不管是電腦端還是手機端,都無法打開頁面。其實早在去年底,金立官網就出現過這種情況,但一天后又可以正常訪問,手機產品卻全部下架。
如今,京東和淘寶上都已經不見了金立的官方旗艦店,只有一些第三方經銷商還在降價出售金立的產品。
金立已經走在破產的路上。據報道,金立的第一次全體債權人會議于近日召開,本次會議主要圍繞著金立集團的財產管理方案、財產變價方案、選舉債權人委員會三大議案進行討論。
這三項決議中,財產管理方案主要針對的是,金立公司管理人如何對金立公司的資產進行管理;財產變價方案主要針對的是,金立公司管理人如何裁定金立公司資產的價值;關于選舉債權人委員會的議案則是提議設立債權人委員會,保障全體債權人的利益。
去年12月10日,深圳中院公告稱,接受廣東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對金立的破產清算申請,當月19日,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指定深圳市正源清算事務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天正清算事務有限公司為金立管理人。
在最后的表決環節中,財產管理方案得到了192票同意票,占比為63.37%,得到通過;財產變價方案得到了195票同意票,占比為64.36%,得到通過;關于選舉債權人委員會的議案得到了180票同意票,占比為59.41%,但由于這部分債權人的債券總金額只有50多億元,占總負債的比重不超過50%,因此不被通過。
截至2019年3月21日,共通知了558家債權人申報債權,共372家進行了申報。申報人民幣總額195.29億元,申報2.34億美元,申報總額339.6萬港元。經管理人審查,截至2018年12月31日,金立的賬面資產總額約為85.38億元,清查后的資產總額約為38.39億元,債權總額約為173.6億元。
2018年11月28日,VPS,金立的第一次經營債權人會議披露,截至2018年8月31日金立的總負債為202.53億元。從此次債權人申報的數據來看,金立負債達到近211億元。
對于上述消息,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金立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未做出回復。
資金危機難解
2017年底,金立被曝陷入資金危機,去年初,劉立榮承認公司存在資金鏈問題,但仍持比較樂觀的態度,并給出了償還債務的方案。
按照他的計劃,金立將分三個步驟來解決資金鏈問題:“首先,引入合作伙伴,確保生產與銷售,市場就有未來;第二,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資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資產償債,獲取債權人支持。”
劉立榮當時透露,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工作已經有進展,整體方案仍在談判中,必要時可以放棄控制權。
此后,誰來接盤一直是外界揣測的話題。據悉,包括海信、TCL、傳音甚至360在內的廠商都被傳與金立洽談過合作。但時至今日,金立依然沒有融資和重組的跡象。
當時承諾不會跑路的劉立榮,更是失去了消息。如今,金立有價值的資產基本都被查封,劉立榮夫婦個人資產亦被凍結。
劉立榮曾經在此前的采訪中提到,近年約100億元的投入對金立的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這也導致了金立近來資金鏈危機的出現。正如他所說,金立的營銷費用很高,兩年就花費了60多億元,電視、視頻網站、全國各大機場、分眾LCD、城市框架和戶外,金立的廣告無處不在。
不過,在運營商財經網總編輯康釗看來,金立遇到資金鏈問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金立的產品總體看來支撐不了自身的價格,也沒有給消費者精品化的感覺,可能是因為過去幾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金立的產品價格上漲不少,性價比不足,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就降低了。盡管在運營商渠道和線下渠道有多年的布局,但僅作為一個輔助因素,渠道能力難以幫助金立站上市場的尖端。”
在資金危機曝光之前,金立一口氣發布了8款全面屏手機,但這8款手機在市場上都沒有掀起太大風浪。
清算還是重組
在康釗看來,金立未來無外乎兩種結局,一種是破產重組,另一種是破產清算。他指出,破產重組與破產清算是兩回事,破產重組是指當企業資不抵債時,管理層可以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法律允許由同一個企業的管理層向債權人提出一個重組方案,以金立來說,這種情況下,金立這個公司還可以存在,只是股東會發生改變。但恐怕還是沒人愿意接盤,當這個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