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武漢瑞雪飄揚,中國光通信行業首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在長飛公司正式上線運行。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湖北省通信管理局、武漢市相關單位領導以及湖北移動、湖北廣電、楚天網絡、楚天視訊等客戶公司高層出席了上線儀式。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羅松在上線儀式上介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的“中樞神經”,是實現工業全要素、各環節信息互通的關鍵樞紐。目前,在5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之外,已完成40個二級節點上線,其中6個在湖北,覆蓋光通信、航空、汽車、裝備制造等行業,接入近千家企業。
那么,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光通信行業為何首先在長飛上線?對長飛意味著什么?光通信與工業互聯網,將如何有效融合?
長飛已深耕工業互聯網
據C114了解,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已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重慶五大城市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二級節點作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中間環節,直接面向行業和企業提供服務,具備標識注冊、標識解析、運行監測等功能,是推動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應用發展和產業生態構建的重要環節。
因此,依托企業建設二級節點,對企業自身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實力必然有著很高的要求。長飛是光纖光纜領域的領頭羊,同時是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重要踐行者。長飛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在上線儀式上表示,2015年,公司榮獲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2016年又獲得“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和“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同年在湖北潛江啟動建設全球最大的光纖預制棒及光纖智能制造工廠,該項目已于2019年5月成功驗收。
2018年,長飛成立了智能制造研究院,并作為湖北省唯一代表,獲評工信部首批“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2019年,長飛率先發布“5G+全光網絡”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免備案服務器,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并攜手湖北移動、湖北廣電,探索“5G+工業互聯網”的各類應用,大力推動5G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光通信行業首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運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作為一家光通信廠商,長飛與工業互聯網之間,通過5G實現了某種奇妙的融合。一方面,光通信是5G的核心承載,5G的競爭,就是光纖基礎設施的競爭;另一方面,5G真正的應用場景,80%用在工業互聯網。
此前長飛副總裁周理晶接受C114采訪時表示,長飛不僅是光纖光纜制造商,也是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正在總結經驗,把智能制造結合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拓展成一塊業務。目前長飛已經和運營商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免備案服務器,共同開拓5G+工業互聯網應用。
長飛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項目負責人涂金格在發布儀式上介紹了企業內部的成功實踐案例。基于5G+工業互聯網的智能物流,能夠基于厘米級定位,滿足工廠AGV定位需求,并通過云端集中路線規劃、導航、信息互聯,實現柔性路線。這一方案大大減少了為實現AGV導航的現場改造和綜合施工成本,且基于5G的數據交互,更加快捷、可靠。
標識注冊量達1000萬條
對于標識,長飛作為一家成立30多年、光纖光纜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的高科技制造企業,自然不陌生。涂金格介紹,包括條碼、二維碼、RFID等標簽標識技術,在工業企業已經有較廣泛的應用。隨著工業互聯網時代到來,面臨私有標識無法跨企業識讀、系統對接互聯存在障礙等難題,通過建設和接入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可以起到降本、提質、增效等作用。
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一是網絡化協同,有效利用資源打破信息孤島,包括質量檢測與追溯、供應鏈管理監控、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二是個性化定制,以客戶為中心,按需生產,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解決庫存和產能問題,實現產銷動態平衡。三是智能化生產,以長飛為例,已經建設了潛江智能工廠、光纜數字車間等,并在設備側采用數字孿生等技術遠程診斷和維護,以及工藝調整。
涂金格透露,長飛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注冊量已達到1000萬條。
除了自身應用,承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也賦予了長飛更大的責任和使命。展望未來,長飛將持續對外輸出工業互聯網標識實踐經驗,為武漢及周邊的工業企業提供一站式咨詢服務,推動工業企業“進網”、“入云”,不斷提升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生產效率,提升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