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闡明師眼中,“蘋果高管拋售股票”這件事,和“江南皮革廠老板卷款3.5億帶著他的小姨子跑了”并沒有什么區別。
2017年2月1日,蘋果正式宣布了最新的2017Q1季度財報,陳訴中顯示蘋果公司第一財季凈營收為783.5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58.72億美元增長3%,創下汗青新高。
憑借iPhone 7 Plus雙攝及更大運存的吸引力,市場表示強勢,使得前三個月蘋果共售出了7830萬部iPhone,締造了iPhone汗青上的銷量之最和均價新高。而Mac、Apple Watch、處事等產物線銷量都刷新了之前的記錄。受此影響,蘋果開盤后股價大漲逾5%。
然而,此時的蘋果CEO蒂姆庫克卻在悶頭忙著拋售本身手中的限制股(RSU)。
據蘋果公司提交給美國證券生意業務委員會文件顯示,蘋果CEO庫克在已往的兩周內共拋售了13萬股蘋果股票,代價約1600萬美元。
為什么就在闡明師們看好蘋果將來走勢,發起增持蘋果股票時,庫克卻在猖獗拋售本身手中的股票呢?
“跑路”前奏曲
在美國闡明師證券評級機制中,假如一家公司的股票被評為“發起增持”,一般代表著這個公司在將來一段時間內將保持一連增長勢頭,其股票擁有必然的增值本領。而減持股票則被看作是對公司將來失去信心的一個表示。
莫非庫克減持股票套現真的是為了“跑路”嗎?
大中華區業績下滑
固然全球iPhone 7 Plus強勁的市場表示,沖破了闡明師對付iPhone市場吸引力不敷的猜測,用事實增長為iPhone產物線“續命”樂成。可是唯獨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降12%,成為了全世界獨一一個營收下滑的地域。
作為蘋果繼美國之后第二大市場,大中華區的業績下滑主要被闡明師揣度為全新iPhone 7系列相對付上代iPhone 6s在外觀上過于靠近,無法滿意該地域方針群體“消費進級(發生貧富差距后亟某些產物區分階級)”的需求。加上國產廠商在快充、照相等方面臨蘋果的“秒殺”,與iPhone差距變小也成為了iPhone在大中華區銷量下滑的原因。
對iPhone決一死戰
固然蘋果一直寄但愿于軟件及處事可以成為媲美iPhone硬件零售的下一個獲利點,但從財報中iPhone獨有69%的營收比例,名為“iPhone”的這籃雞蛋要是打壞了,蘋果一年甚至幾年城市呈現營收的大幅下滑。
RBC成本市場闡明師AmitDaryanani指出:“由于(iPhone7)12月季度的強勁,3月季度的預期大概顯得守舊。”
2017年又恰逢iPhone降生10周年,蘋果大概會直接跳過iPhone 7s直接推出全新十周年眷念版iPhone 8系列,迎來柔性屏、無線充電等重大進級,消費者選擇持幣張望,所以2017年在闡明師眼中將成為iPhone產物線最要害的一年。
新技能創新乏力
除了iPhone 7系列在外觀上缺乏明明的演進,荷蘭服務器 英國主機租用,而在其他新技能規模,蘋果也略顯癡鈍。
2016年被科技廠商稱為“VR元年”,推出了一些如HTC Vive、Oculus VR、GearVR、HoloLens等產物相繼問世,而蘋果固然在雇用信息中一直在雇用相關人才,卻在產物宣布方面完全缺席了整整一年。
在語音識別、謎底的滿足度方面,Siri的表示和口碑也不令人樂觀,無法成為及格的“調戲”工具。
除了產物宣布,在專利申請上蘋果也處在落伍的職位。按照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CBInsights比擬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五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專利申請統計,蘋果在VR規模申請專利數量位列第三、AI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墊底。
2016年營收未達方針
由于蘋果2016財年沒有實現營收和利潤方針,包羅庫克在內的高管并沒有得到他們全部可獲現金嘉獎,而是拿到了個中的89.5%。于是坊間有了由于人為縮水,庫克靠股票套現來賠償。
這樣看來,固然財報后果矚目,但蘋果的將來仍然存在著不少“隱患”。
所以庫克真的是因為看到形勢不妙,籌備卷錢跑路了嗎?
非也!之所以猖獗套現,是因為美國的對付限制性股票(RSU)的稅收所導致的。
庫克的限制性股票
畢竟什么是“限制性股票(RSU)”呢?
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指上市公司憑據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鼓勵工具必然數量的本公司股票,鼓勵工具只有在事情年限或業績方針切合股權鼓勵打算劃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從中獲益。
說得簡樸些,其實就是相當于公司為員工預留的“獎金”,但需要持有者到達公司擬定的“小方針”之后才可以通過拋售來套現。由于限制性股票的市值與公司的策劃狀況直接掛鉤,從而間接對持有者的策劃業績舉辦考量,所以行業內普遍認為從久遠看是中性偏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