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轉型的不斷推進,創新、顛覆、融合成為IT發展的“新常態”。在IT運維服務領域,以往只關注IT基礎設施、系統與應用軟件的穩定性與性能狀況的傳統運維手段,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業務高速發展的需求。作為國內第一家自主開發數據中心操作系統的初創公司,杭州云霽科技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就堅定了用互聯網思維來變革傳統運維行業的決心。這個顯得有些野心勃勃的凌云壯志,在公司創始人智錦看來,只是云計算發展水到渠成的順勢而為,“我們愿景是化云為雨,讓天下沒有難運維的數據中心”。
云運維領域創業
“所謂云技術就是將硬件、軟件、網絡等系列資源統一起來,實現數據的計算、儲存、處理和共享的一種托管技術。”在正式采訪之前,云霽科技創始人智錦對云計算技術向記者做了個簡單科普。智錦舉例說,以往互聯網公司成立的話,需要建一個設備中心,新建一個機房,買個服務器,然后開放對外運營。“有了云計算之后,比如說阿里云統一建機房、買服務器,對于互聯網公司和小公司來說,就不用建機房了,直接去租他的服務器就行了,這樣就會降低很多成本。”
過去10年里,這朵“云”給中國帶來巨大改變,中國經濟也正經歷由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的轉型——尤其是金融行業,更是處在業務轉型變革和技術自主可控的關鍵點,建設金融云的需求非常強勁。2016年7月,中國銀監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建設自用的私有云和共享的行業云,自動化運維比例不低于75%。
市場導向需求,金融行業對于整合式的云管理平臺迫切的需求,使得一大批初創型公司著眼于企業需求進行研究,催生了眾多的第三方云管理運維平臺,這也是當前中國云計算市場驅動下的“香餑餑”。
創業之初,云霽科技就瞄準金融這個高門檻、高要求、高附加值的行業,并和華為、H3C、Puppet等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打造完整的金融云解決方案和金融企業上云最佳實踐。“怎么幫企業建云,這個是阿里、騰訊他們做的事,但是如何管理這個云以及如何幫助企業業務上云,則是我們公司做的事,”智錦說,“在云發展上半場的時候,幫助互聯網企業上云的公司非常多,但是到了下半場,像我們這樣定位于幫助傳統大企業上云的創業公司則非常少,可以說從這時起,云計算才真正從技術創新的一個技術產品,開始變成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需品。”
做成行業第一品牌
作為云霽創始人的智錦有著非常閃耀的履歷,不僅是國內資深IT運維和云計算專家,還曾是支付寶運維團隊創始人,其間參與構建上萬臺服務器的自動化運維體系和“去IOE”相關工作;后擔任建設銀行總行副處級技術專家,參與了建行私有云管理平臺的開發,是國內少數融合了互聯網和金融企業數據中心運維經驗的人。“做完兩份職業之后,我知道云計算在互聯網企業是怎么用的,在傳統企業又是怎么用的,所以說我們最核心的技術就是把金融行業的云計算、云運維腳本規范定義出來,”智錦說。
在頂級互聯網公司與大型銀行云平臺雙重建設經驗加持下,創業幾年來,云霽科技取得了不俗成績:協助恒豐銀行打造國內領先的金融行業云管理平臺,實現了單租戶私有模式到多用戶共享模式的突破;為包括恒豐銀行總行、浙商銀行總行、中國人壽集團、太平洋保險集團、廣發證券、華泰證券等知名金融機構提供云管理和運維自動化方案,并協助華為建立ICT融合的通訊云管理平臺;協助開源物理機管理平臺CloudBoot獲得了上千家大中型企業用戶。
智錦說,云霽科技不僅是一家產品公司,而是咨詢+產品+服務的公司。“我們可以為客戶提供上云和管云的整體規劃,并且把云霽總結的金融行業云計算最佳實踐固化到了產品中去,最后為客戶提供貼身的定制服務,這是三位一體的優勢。
在智錦的展望中,未來的大型企業是不需要IT部門和機房的,這些業務將會由專業的云服務公司來提供,而企業只需出錢來買服務,云霽科技是第一家來切這塊蛋糕的人,云主機,智錦將行業云視為發展的方向,而市場到來的腳步比他預想的還要快。可以說,從支付寶到建設銀行,再到云霽科技,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智錦始終圍繞著云計算不斷做深做透。“未來我們將繼續聚焦金融行業和大型企業,推動金融云平臺和新一代運維管理體系的落地,真正實現科技引領業務;同時,將加大開源軟件的研發和推廣,持續解決運維行業的痛點,并啟動海外市場的探索,”智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