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服務器計算的應用趨勢如今正在上升,但這并不意味著它適用于每個場景或組織。而組織是否為采用無服務器做好了準備?
無服務器計算是一種軟件架構模型,也就是用戶采用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并動態管理計算資源的分配。“無服務器”這個術語是一個誤稱,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服務器仍然參與到計算過程中。此外,這種類型服務的定價基于應用程序消耗的實際資源量而不是預先購買的容量單位。 根據調研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公司2018年發布的調查報告,無服務器架構市場規模在2018年為42.5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49.3億美元,在這個預測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29%。預計北美地區在預測期內將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其部分原因是云計算服務的早期采用。
預計推動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是組織消除對服務器的管理需求,從而降低基礎設施成本,簡化部署、管理和執行。微服務架構的廣泛應用也有助于推動增長。
Markets and Markets公司表示,自動化和集成服務在無服務器架構的部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自動化服務有助于有效管理部署在混合IT平臺上的微服務,以提供更快的響應,以及計算資源的最佳使用。
Gartner公司也看好無服務器計算的應用增長。該研究機構將無服務器計算列為其影響2019年基礎設施和運營的十大趨勢之一,并指出新出現的軟件架構模型將消除對基礎設施供應和管理的需求。
無服務器計算對IT管理員的吸引力 德勤公司的云計算實踐主管Ken Corless表示,無服務器不僅對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很有吸引力,而且對系統運營人員也很有吸引力。
無論是由超大型云計算提供商提供,還是組織采用市場上的各種解決方案實現內部部署,無服務器計算的目標都是一樣的。“組織采用自動化和自助服務,以加快軟件開發生命周期。”Corless說。
對于IT管理員來說,無服務器可以減少基于票證的工作負載的“請求-響應”周期,并允許管理員專注于更高級別的任務,例如基礎設施設計或創建更多自動化。
Corless提出了兩個主要用例。一個是在應用程序開發中,用于創建基于服務的現代松散耦合應用程序。功能即服務(FaaS)和后端即服務(BaaS)這兩種支持無服務器計算的云服務,都可以通過保持小規模團隊而顯著提高軟件交付團隊的生產力。
另一個重要的用例是系統管理員。“他們所尋求的自動化可以通過無服務器技術快速、輕松、漸進地實現。”Corless說。例如,在德勤公司的云計算管理業務中,該公司廣泛使用無服務器來自動化產品的運營。
然而,正如云計算服務一樣,在某些情況下,無服務器可能比支付虛擬機的費用更高,Corless表示,目前在虛擬機上運行的應用程序,在無服務器環境中,連續使用率達到80%可能會更高。
“盡管如此,無服務器的真正承諾是讓更少的人完成IT業務的一些平凡任務,例如軟件修補和備份。”Corless說。這有兩個好處。首先,執行這些平凡任務的人員可以專注于在IT或企業中的其他地方創造價值。
Corless說,“沒有人會為那些使DNS域名系統發生變化而感到高興,服務器租用 免備案服務器,這些人可能重新開發新功能。而推動更多自動化是人們看到的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個好處是,可以使中小企業也具有更強的自我決定能力。Corless說,“隨著基礎設施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指南的自動化,團隊可以自我服務,并安全地做到這一點。然而,這通常需要一些投資來實現標準和指南的自動化,因為我們從無服務器產品中看到的通常不夠安全,不需要某種類型的限制就無法使用。”
調研機構IDC公司的平臺即服務研究主管Larry Carvalho說,只要應用程序能夠利用事件驅動的計算和解耦服務,這是無服務器平臺的理想選擇。
Carvalho說,最常見的用例是物聯網(IoT)應用程序和需要事件驅動處理的移動后端。其他用例是批處理或流處理,用于對事件的實時反應。
無服務器計算最佳實踐 那么組織如何幫助確保無服務器的成功?以下是專家提出的一些建議和做法,將服務器產品的約束帶入設計過程。
市場營銷技術提供商Cordial公司物聯網平臺架構師Daniel Smith說,轉換為無服務器的工程團隊經常忽略即使是最靈活的產品也存在嚴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