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谷歌和微軟最近都發布了云計算數據,國內服務器,指引朝向同一個方向。
技術觀察者已經被各種硬件和軟件平臺的成功所制約,以至于他們認為每一個技術市場都被網絡效應所定義;也就是說,一個平臺的用戶越多,它對用戶和提供者的價值就越大。這一經濟原則當然適用于以太網和Facebook等各種各樣的事物。
不過,當人們把網絡效應與壟斷控制混為一談時,問題就來了。事實上,這兩個例子說明了網絡效應驅動的成功是可能的(Facebook),但不一定(以太網)會導致濫用市場操縱。要跨越這條界線,就需要一家或幾家占主導地位的供應商人為設置進入壁壘,同時設置人為障礙和摩擦,增加轉向競爭對手的成本。
或許,主要廠商在網上購物、搜索和個人電腦操作系統領域壓倒性地主導其他市場的事實,引發了壟斷性的比較,并產生了云基礎設施注定會遭遇類似命運的假設。然而,最近的新聞顯示,云服務市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例子,它從網絡效應中獲益,但缺乏真正壟斷的濫用策略。事實上,云計算充滿了激烈的競爭,這有助于擴大整體市場,而不僅僅是在少數幾家占主導地位的供應商之間重組有限的收入供應。總之,云市場不是一個零和游戲。
微軟、亞馬遜的云收入繼續飆升
最近亞馬遜和微軟的盈利報告顯示,兩家公司的云服務業務都出現了一些相對變化,有些人對這些變化進行了過度分析,認為這兩家公司正走向相反的方向。如果有人認為規模經濟、網絡效應和服務替代的鎖定障礙決定了云計算將成為贏家通吃的未來,那么很容易將這種變化解釋為,一個供應商的成功必然會導致另一個供應商的最終失敗。
事實上,AWS和Azure都在以強勁的兩位數增長,但由于規模龐大,增速正在放緩。這種放緩是Forrester 研究公司現任董事格倫•奧唐奈(Glenn O 'Donnell)所說的“財政物理學”的自然結果,即當一家企業的收入達到8至9位數時,最終不可能保持幾何增長率。
云比較的直接原因是亞馬遜最近的2019年第二季度收益報告,該公司報告AWS的運營收入增長29%,收入增長37%。盡管對于一家300億美元的企業來說,這一業績仍然令人矚目,但在該公司的業績電話會議上,這一業績引發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涉及該公司增長放緩和營業利潤率下降的原因。事實上,83.8億美元的營收比分析師預估低1.5%左右。再加上亞馬遜的整體營收和業績指引未能達到華爾街的預期,其結果是第二天亞馬遜股價下跌2.2%。
資料來源:亞馬遜投資者關系
來源:雅虎財經
對AWS不利的比較也是微軟一周前發布的業績報告的結果,該報告顯示,微軟的云服務總收入達到114億美元,其中Azure的營收激增64%。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盡管Azure的增長率自去年同期以來下降了25個百分點,但沒有分析師在業績電話會議上就有關增長放緩表達擔憂。事實上,Azure的增長相對下降幅度比AWS更大,但頭條新聞關注的是微軟的絕對云增長,而不是與前幾個季度的對比。
來源:微軟
客觀來說,亞馬遜和微軟都擁有令人羨慕的云業務,它們都在蓬勃發展。雖然由于微軟在其報告業務部門中混合了其他服務收入,因此不可能直接比較它們,但我們有理由得出以下結論:
AWS仍然比Azure大,但差距正在縮小
微軟的SaaS業務(Office 365、Dynamics 365、Teams)比AWS剛剛起步的應用業務要大得多
通過利用Windows開發人員已經熟悉的工具和API,微軟的PaaS比AWS的平臺服務更受歡迎,尤其是在企業中。
最新的盈利結果向一些人暗示,Azure可能最終會取代AWS,成為最大的云基礎設施提供商,但這似乎既不清楚也不相關。隨著企業繼續從DIY業務轉向托管服務,每家公司的云業務在各自公司利潤中所占的份額將越來越大。
谷歌正越來越多參與其中
盡管最近亞馬遜和微軟成為關注焦點,但由于復興的谷歌云正在積極尋求企業業務,云市場并非雙頭壟斷。該公司正利用其在容器方面的專業知識,云主機租用,通過其Anthos服務將企業工作負載順利遷移到云上。因此,該公司剛剛宣布了遷移到Anthos的beta版,它將運行在本地或作為云實例的虛擬機重新打包到運行在谷歌Kubernetes Engine (GKE)中的容器中。最初聲明只支持谷歌計算引擎,目前該遷移服務已經擴展到AWS (EC2到運行在谷歌Kubernetes引擎(GKE)中的容器中)。
EC2 和 Azure V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