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消息,云數據管理備份解決方案提供商Veeam Software(衛盟軟件)近日發布了《Veeam 2021數據保護報告》。報告對全球企業的3000多名IT決策者進行了調研,了解他們的數據保護和數據管理方法。報告旨在考察組織如何未雨綢繆以應對他們面臨的IT問題,包括應對需求變化和服務中斷、全球性事件(如新冠疫情),directadmin漢化,以及IT現代化和數字變革等更積極的目標。
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對數字變革的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超過半數(57%)中國的組織加快了它們的數字變革舉措。這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4%)。盡管數字化變革已經深入企業管理者的人心,但是到2021年仍然有16%的中國組織的數據沒有進行備份,這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4%)。
Veeam首席技術官及產品戰略高級副總裁Danny Allan介紹稱,盡管備份在現代數據保護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14%的數據沒有進行任何備份,58%的數據恢復失敗,這將企業的數據置于險地,當網絡攻擊導致系統停機時,數據將難以保護和恢復。此外,意外停機也很常見,95%的組織在過去的12個月中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去年有四分之一的服務器至少出現過一次意外停機,停機和數據丟失的影響頻繁上演。重要的是,企業發現這些事件正在沖擊他們的底線,超過一半的高管表示這可能導致客戶、員工和利益相關者對組織失去信心。
事實上,隨著云服務的普及,企業數據備份解決方案正在從本地轉移到云端,由服務提供商進行管理。
報告顯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頭幾個月(2020年3月至7月) ,被調查企業中93% 增加了云服務的使用,69% 適度或顯著增加了云服務使用。
此外,報告還顯示,未來兩年,大部分組織希望逐漸、持續地減少物理服務器,維持、鞏固虛擬基礎設施,并采用“云優先”策略。這意味著,到2023年一半的生產工作負載將由云托管,迫使大部分組織重新設計適應新生產形勢的數據保護策略。
與此同時,有超過四分之一(27%)的中國組織正在使用云備份,由備份即服務(BaaS)提供商進行管理。預計到2023年,亞洲服務器租用,這一比例預計將從2020年的29%增加到36%。全球范圍來看,到2023年,全球77%的企業將優先采用云備份,從而提高備份的可靠性,轉移成本管理。
報告預計,到2023年,全球46%的組織將與備份即服務(BaaS)提供商建立合作,同時51%的組織計劃采用災難恢復即服務(DRaaS)。
“在企業使用的云服務中多云是很明顯的一個趨勢。企業采用混合云策略,其中用私有云的方式來進行一些重要業務的管理。同時,會將一些容災備份即服務等業務搬到公有云上面。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越來越多云原生應用的誕生對基礎架構的要求,和原來傳統的應用對于基礎架構的可用性要求是不一樣的。”Veeam中國區總經理張弘補充表示,“還有一點比較有趣的現象,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遠程辦公模式增多以后,對于SaaS的應用保護也提上了很重要的議事日程,包括Office365數據的備份服務有一個大幅增長。較之去年,全球使用額外備份工具保護 O365的情況增加了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