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行政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電子政務藍皮書: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報告(2017)》對中國內地32個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進行評估和排名,17個省級政府的指數超過全國指數平均值,其中浙江、貴州和江蘇位居前三。打通數據屏障、推進數據共享,是一些地方網上政務服務得到群眾認可的重要原因。
隨著“互聯網+政務”的發展,政府網站建設也不再是將線下業務原封不動地搬運到線上,而是通過優化流程,為公眾提供“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務。但現實中不少人卻都經歷過網上辦事的尷尬:只是開一個證明,卻需要在出生地和現居住地之間來回折騰;明明是同樣的個人信息,卻需要在不同政府部門反復提交……
今年5月,國辦印發的《政府網站發展指引》提出:“構建分類科學、集中規范、共享共用的全平臺統一信息資源庫,按照‘先入庫,后使用’原則,對來自平臺上各政府網站的信息資源統一管理,實現統一分類、統一元數據、統一數據格式、統一調用、統一監管。”打破政務信息數據的條塊分割以及地域、層級限制,讓政務信息共享駛上快車道,勢在必行。
連通孤島 加大共享 網絡政務破除“攔路虎”
今年3月,浙江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省級公共數據共享清單(第一批)》,向全省各級政府機關、行政服務中心開放了省級部門2600余個公共數據項的共享權限。5月,浙江省又公布第二批28個省級單位1146個數據項的共享權限,全面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
在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掌握著約80%的信息數據,但出于安全考慮,共享程度并不高,出現“信息煙囪”“數據孤島”等現象。群眾無法充分享受到“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的五星級政務服務,“人在證途”“辦一張證,萬里長征”等抱怨一直存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說:“‘信息煙囪’‘數據孤島’的存在,會嚴重影響政府服務水平的提高,會把職能分割、相互扯皮、職能交叉地帶三不管等傳統行政弊端,延伸到信息和數據服務中去,造成舊的管理傳統阻礙治理體系現代化。”
日前,國辦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為加快政務信息共享列出“時間表”:2017年12月底前,實現信用體系、公共資源交易等重點領域數據基于全國政務信息共享網站的共享服務。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強調要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各政務部門形成的政務信息資源原則上應予以共享。
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管理中心正在對數據交換系統、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管理系統、全國政務信息共享網站等功能組件進行優化和整合,完善共享平臺。此外,政務信息共享網站目前已經與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平臺、12358價格監管平臺實現了初步的數據對接和共享,與公安部人口庫、空間地理庫實現了鏈接訪問,其他領域的對接工作正在協商中。
據悉,衛生計生委目前正全面推進整合國家本級政務信息系統,會同國家發改委編制省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方案,指導各省有序推進省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跨區域、跨業務、跨部門的信息共享。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黃璜說:“通過整合共享政務數據,能夠使這些數據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從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技術倒逼 補足短板 政府部門亟須“手牽手”
破除數據壁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一些地方和部門,就以“維護信息安全”和“技術不能突破”作為擋箭牌,將政務信息視為“私產”,造成了“信息孤島”等現象。根據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今年3月發布的《第十五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總報告》,目前只有30%的部委網站能夠整合部省兩級服務資源。
黃璜分析:“‘信息孤島’的存在,不僅僅有技術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體制方面的原因。目前的狀況是,一個行業內部上下級部門的信息共享相對容易實現,但是跨部門的信息共享比較難。這涉及各部門之間的利益協調問題。”此外,政務信息共享的權責關系不清晰,涉及信息技術、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過于宏觀,也給監管方出了很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