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孫秘書長,大家中午好,我是信通院的馬飛。我們院每年都會發布一些云計算方面的白皮書,像一些發展的報告。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云計算在關鍵行業應用的情況。
我們之所以做這樣一個報告,我們看到隨著發展,云計算正在從互聯網領域向傳統行業滲透。云計算在向行業的擴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所以我們今天做這樣一個報告。
整個報告我會分三個部分來介紹。
首先簡單回顧一下整個云計算的現狀。我們從六個方面來闡述,可以看到云計算其實是現在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大家也有相應的感觸。從發展的情況來看,現在全球整個規模還是增長比較平穩的。我們國家是處在一個非常快速增長的階段,比全球的平均水平要略高一些。從政策來看,從2015年的5號文出以來,給云計算的發展定了一個綱領性的指導性的意見,陸續我們又有一些像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包括最近的工信部的三年行動計劃等等,這些政策出臺其實為云計算的發展尤其是行業的拓展鋪平了道路。
下面看一下云計算在行業應用的情況,挑選了兩個行業,一個是金融行業,一個是醫療健康行業。首先看金融行業的情況,先看國外,Fintech公司,這些大家都比較清楚了,這些公司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新的技術為依托,其實也在逐漸改變整個金融行業的格局,包括行業格局、服務模式。國外一些金融機構也是在擁抱云計算,陸續將他們的業務遷移到云上。從國家來看也非常重視金融云的發展,隨著“互聯網+”政策落地,像銀監會、人民銀行也陸續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指導意見,包括也定了一些工作目標。根據我們的調研來看,像私有云和行業云其實是國內金融行業的主要落地方式,金融行業對公有云的使用相對于其他行業會低一些。從具體的選擇來看,一些大型金融機構,他們通常會選擇私有云的方式,一方面這些金融機構經濟實力比較雄厚,同時也有一定的技術實力。而中小型的金融機構可能會選擇行業云,首先中小型金融機構可能薄弱一些,同時同業會幫他們做一些合規的要求,另一方面,運維方面因為你有這樣的行業云平臺,省去了運維方面的一些問題。下面看幾個具體的案例。剛才提到國外的情況,先看瑞士銀行,瑞士銀行是典型的利用云計算來做數字化轉型,他們用的是混合云的方式,當月末或者季末結算的時候,大量的工作負載可以放在公有云上,使用云計算的模式幫他們節省一些開銷,同時完成他們一些業務的創新。國內的案例,私有云和行業云,郵儲銀行是一個典型的采用私有云,他們基于OpenStack的開源解決方案,搭建了云平臺,滿足了安全性、開放性上的要求。興業數金是行業云典型的案例,搭建行業云,為中小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來提供云的服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幫助大家一塊用云的便利。我們也看到金融行業在用云,但是其實也有一些問題,兩個方面,一個是監管方面,金融行業對IT的使用有相對明確的監管的要求,但是當IT系統變成云的平臺或者云的技術以后,具體監管的要求可能不太明確,不管是廠商也好還是用戶,可能在這方面會有一些對合規性的挑戰。第二方面是金融行業對IT系統穩定性要求比較高,同時服務的中斷也是不太能容忍的。云計算這種技術還是處于一種相對起步的比較新的階段,是否能夠滿足金融這種高標準的要求,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也看到行業用戶在使用云計算也有他們的關注點,傳統IT架構一般都是集中式的,到云計算更多是分布式,所以集中式和分布式并存的架構也是金融用戶比較關注的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行業用戶在使用云計算的過程中,他們會有一些上云的路徑,如果沒有很好的最佳實踐,金融用戶有可能更多是在觀望,不太敢去試錯,上云的路徑也是他們的一個關注點。最后一方面,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云的產品和服務,如何挑選,九江服務器 東莞服務器,同時能夠規避用戶在使用云計算過程中的風險,也是他們一個比較關心的方面。
第二部分看一下云計算在醫療健康方面的具體情況。首先看整個市場的規模,可以看到醫療云在我們國家還是快速增長的階段,預計今年整個的市場規模能夠達到50.1億元。從具體的應用來看,有35.6%的三級醫院已經部署了這樣的云計算,具體的采用模式大多是私有云的模式。除了私有云,我們可以看到還有像混合云、區域醫療云不同的云計算的模式也是在醫療行業有一些落地,可以看幾個案例像私有云,比較典型,剛才說到大部分采用私有云的模式,它可以幫助醫院將信息系統打通,不同的信息系統,消除數據孤島。混合云案例可能更多應用在存儲盲從,隨著存儲信息的量越來越大,醫院可能要花很多的成本來做存儲。比如像存儲放到公有云上,尤其是冷的數據放到公有云上,成本低一些。搭建混合云的方式,去很好的落地,幫助醫院節省開銷第三種方式是區域醫療云,具體指的通常是以一個區或者一個縣地市的規模,建立一個公有云平臺,各個鄉鎮的醫院包括市中心醫院進行一個連接,進行一個信息共享,能夠做一些遠程的醫療。這種方式能夠很好的解決醫院醫生缺口這種很實際的問題。同樣也會看到問題,首先是看來自于用戶這一側,醫院本身可能會存在比如大量的信息不是互通的,整個數據也沒有做到很好的共享。另一方面,一些歷史的原因,醫院的采購系統終端,導致數據接口標準多種多樣,上云的時候給廠商帶來很多的挑戰。另一方面,從服務商提供者來看,醫療云整個行業的合規性的要求,包括對醫療行業了解得不是那么深,進入到一個新的行業,有一個新的挑戰。最后一個方面是新的技術包括新的應用,跟大數據、人工智能結合的時候也是有一些比如算法方面的挑戰。我們也對醫療行業用戶做了一個調查,可以看到有幾個方面其實是用戶非常關心的,首先是安全方面,大家很容易理解,比如你的數據放上去是不是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不同租戶之間是否能很好的隔離,第二是服務連續性,第三是性能,資料調取,你的整個帶寬是否能保證相應的服務質量。最后一個是成本,可能你一次購買了,后續長期的費用支出也是他們比較關注的方面。
以上是我們看到的兩個行業的具體情況,也可以看到有好的案例,當然也有一些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我們也針對這樣的情況給出了相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