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先介紹一下博彥科技,博彥科技成立于1995年,主要是做IT外包服務的,主要客戶就是北美的微軟、惠普高科技公司,目前有19年的離岸交付的經驗,在15個垂直行業可以提供解決方案,在全球有32個全球交付中心,全球有九千名員工。博彥在全球都有自己的交付中心,在中國主要城市比如說上海、城市、武漢都有這種交付中心,日本東京、新加坡、印度、美國、加拿大。
博彥IT基礎架構的發展過程,在座是工程師的話,都會親身經歷過,我是2005年加入的博彥,那時候作為一個企業一般買幾臺服務器,去做一個也不算很正規的機房,博彥在2005年之后經歷了快速發展過程,公司員工從八百人一下迅速增長了到三千人,當時我經歷是機房要擴容、電力不足、空調制冷有問題,每天加班加點去解決這些硬件的問題。
2009年大家開始提出了虛擬化的概念,那時候虛擬化跟現在講AI差不多,每人都在提虛擬化,當時我跟公司申請五六十萬,采購了戴爾D580的服務器,采購了惠普的一些存儲設備,開始搞自己的虛擬化。2009年微軟剛才發布了WindowS2008,開始支持虛擬化,到2009年底博彥基本上都實現了虛擬化,這種資源利用比以前你利用物理機要提高了很多。也遇到一些問題,隨著公司在全球的Office的部署,當時數據中心放在北京,全球訪問遇到很多網絡問題。那時候開始在北美尋找虛擬的IDC。我們用到Ipower、Hostway、Softlayer,Softlayer被微軟收。
2014年5月份的時候微軟的Azure正式在中國上市。博彥購買了大概30萬的Azure資源,我們發現這是一種新的技術,到現在來講基本上博彥的應用,也都是基于微軟這套解決方案來用的。包括微軟的Hyper,包括Azure china,給我好處就是我可以借助微軟云快速把我數據中心在全球實現部署,公司在加拿大、在美國開設辦公室,很難自己建自己的數據中心,要投入要時間成本,這個很高,你接入公有云的平臺,實際上它已經幫你把數據中心在全球部署完了。
云這種費用可視化的,按需給你提供這種東西,以前我們做了大量投入,買設備買服務器,買網絡設備,你放到機房,你用了多少你不知道,云每個月都給你出帳單,作為我來講我每個月都會去看,到底這臺機器是不是應該開著,如果你不需要你可以把它關掉,你可以節省很多費用。公有云可用性更高,私有云除非你機房投入極其高,才可能你自己數據中心可用性才能達到五個九,否則我覺得應該是公有云的可用性更高。
微軟給的一個混合云的架構,這邊構建在你自己公司的一個數據中心,馬來西亞主機 日本服務器,這個是利用微軟Azure的公有云的數據中心。這個實際上你可以把你機器,因為很多公司不愿意在自己的公司大量投入建設這個機房,所以會把一些服務器托管在數據中心。2014年博彥大概就是這樣的架構,美國抗攻擊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到現在這個已經被去掉了,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一個數據中心,再加上微軟的Azure去構建了一個混合云的數據中心。
這是微軟Azure提供的可以用它來做備份,對于一般企業來講你花一定資金去構建一個數據中心的話,你已經花了很多錢了,你做異地備份你再建立一個數據中心,這個投入很大,這時候你利用微軟Azure,把它當成你遠程的數據中心去做備份,這時候比你去建設一個數據中心的成本要低很多。
利用云環境搭建開發測試環境,比如說你買一個兩三萬的服務器,能構建一個測試環境,這個好比你測試環境比較復雜,可能花上十萬幾十萬構建出來這么一個測試環境,你可能用上兩三個月就不用了,這種情況下用這種公有云也是很值得,因為它是按需收費的,而且部署起來很快,你自己企業購買一套服務器,審批過程可能都需要幾個月的構成,利用這種公有云你可能幾小時可能就能把你這個環境部署完了,而且你需要什么資源,你可以增加可以減少。
用公有云的平臺,它實際上幫你把天上的數據中心建設好了,你完全可以利用它這種資源,去把你本地的數據中心向全球進行擴展。
在國內的Azure china有一個BGP的線路,利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最好的資源,它的數據中心在北京、上海,Azure國際版在全球30多個城市有這樣的節點。博彥有一個應用,博彥利用智能DNS把3W站點進行分別解析,一個解析到Azure China上面,在北美指向了美國,這樣解決用戶訪問速度的問題。
這個就是博彥怎么去利用微軟的Azure去構建全球數據中心的圖。這個大概是博彥北京有三百多平米的數據中心,而且這個數據中心已經用了三年了,而且也沒有在擴展,基本上把能用的東西,把需要高可用的東西我們基本上都是放在Azure上,而且博彥本地的數據中心與微軟的Azure做了一個VPN,利用微軟Azure把博彥的數據中心也是覆蓋到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