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2017全球公有云存儲服務魔力象限圖一經發布,引發了業界強烈關注。
細心的業內人士發現,其中多了一個新入圍的中國公有云廠商:騰訊云。
Gartner對于魔力象限的評定是需要經過長期客觀的溝通與分析,能夠進入魔力象限的廠商代表著獲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業界認可。
騰訊云的品牌推廣時間并不算長,怎么會如此快速地入圍了Gartner的公有云存儲服務魔力象限呢?
英雄須問出處,成功非偶然
對于這樣的問題,業內不少朋友認為:騰訊云植根騰訊體系和平臺,有著得天獨厚的用戶基礎,光是來自QQ和微信的支撐,就足以讓騰訊云獲得業界少有的用戶基數。
當然,只是依托自己的平臺帶來可觀的用戶數肯定還不能說明本質上的問題。關鍵是:騰訊云通過自身業務的云需求,使得云計算的相關技術創新、實踐有了長期的沉淀。
從自業務中走出來,進入更廣泛的行業商用領域,那么騰訊云如何得以實現的呢?
只是仿照公有云前輩那樣推出一系列云產品,看似容易復制業界的商業模式,但如何形成自己的優勢,如何形成自己差異化的競爭特長?
俗話說酒還是陳的香。騰訊云之所以獲得了用戶的很好選擇,也與其長期植根在云領域的前期積累分不開。
有了來自業務的大規模應用經驗,更利于騰訊云將自身技術形成公有云的服務開放給更多行業領域的用戶。
對此,騰訊云的策略落在了具體云服務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的方式上,針對用戶不同業務上云,必然對存儲的要求也不一樣。基于不同場景對存儲需求的不同,騰訊云提供與用戶應用和業務緊密相扣的完整解決方案,從而幫助騰訊云的業務從騰訊系自身實踐與應用中走出來,形成越來越清晰的騰訊云生態。
畢竟行業不同,用戶不同,需求不同,基于云生態的構建,騰訊云可以更全面地掌握不同行業用戶業務上云的具體需求。按需而變,騰訊云從自業務中走出來,就此獲得了快速的業務擴張。
據業內人士透露說,2016年騰訊云的整體業務收入已經達到了10億元的單位級,具體多少個10億,目前騰訊云還未對外公開過。不過,看騰訊2016年公布的財報顯示,騰訊云 2016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兩倍。當然這對于2016全年總收入高達1519億元的騰訊來說,騰訊云的體量還不夠大,收入貢獻還沒到絕對的數量級。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得益于企業用戶和現有用戶使用量的大幅增長,騰訊云早已開始了全球戰略的布局。自2016年開始海外服務節點的大面積擴張,騰訊云現在擁有了34個全球服務節點,同時加拿大、俄羅斯、愛爾蘭、印度、墨西哥等服務節點也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服務節點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業務的擴張,也帶動海外存儲服務業務同步增長。
事實上,騰訊云也在不斷優化中文和英文文檔存儲服務。面向全球接入客戶,實時跟進騰訊云海外部署,并提供全球化的存儲服務。
這點也符合Gartner分析師對于全球公有云存儲服務魔力象限的要求,騰訊云的存儲服務已經跨越北美、亞太、南美、歐洲,形成了全球服務節點框架。
十年磨劍,而今試鋒芒
雖然騰訊云的存儲服務已經從自業務體系中走出,并逐漸健壯起來。但相比公有云存儲服務的先驅者,騰訊云又做了哪些行業沉淀與技術積累呢?
真理都是經過了歷史的檢驗才能得以服眾。那么騰訊云的存儲服務歷經了怎樣的長期檢驗呢?
雖然騰訊云品牌推出時間并不長,但騰訊云的存儲服務卻有著10年的歷練。
使用Tencent File System (TFS)騰訊文件系統作為數據存儲的底層平臺,從2006年起騰訊就開始運營,承載包括QQ相冊、微云、微信朋友圈等業務的非結構化數據,已管理超過1EB的數據。
2013年,騰訊的存儲平臺以云服務方式,正式對外提供包括對象存儲等在內的服務,對內高可靠的云存儲服務正式對外商用上線,新加坡云主機 香港云主機,這是騰訊在云存儲領域的一個標志性的舉措。
2014到2015年,騰訊在云存儲領域飛速發展,隨著用戶數量越來越多,數據規模也越來越大,從2014年存儲量的500PB,上升到了2015年存儲量的1EB。
2016年,騰訊云品牌LOGO全面更新,同時存儲面對越來越多的上云應用,針對性的推出了適應不同場景的存儲產品,就此使得COS對象存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