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底,Gartner的《2017年全球公有云存儲(Public Cloud Storage)服務商魔力象限》如約而至,作為當前全球云計算市場IaaS領域(基礎設施即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有云存儲提供塊、文件或對象存儲服務,不僅是IaaS云計算服務中最為基礎,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服務類型,更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因此,Gartner每年的公有云存儲魔力象限總能引起市場的密切關注。
在今年的公有云存儲魔力象限中,國外供應商發生了顯著地變化:與2016年相比,AT&T從魔力象限中消失,我們都知道Gartner的魔力象限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一旦加入,除非退出市場,只會發生象限位置的變化,不會從魔力象限中消失”,是的,令人遺憾的是,在2017年,AT&T這家運營商巨頭停止了其公有云服務;
其次,AWS仍然是市場上最為領先的公有云存儲服務提供商,在2016-2017年的兩個魔力象限中,AWS的位置從來沒有改變過,這樣穩定的位置顯然人們是有心理準備的;
最后,比微軟退步更讓人關注的是,羅睿蘭的IBM又一次調整了業務方向,藍色巨人在2016年底徹底放棄了Softlayer品牌,將其歸入了Bluemix公有云服務,而且同時運行著兩個獨立的對象存儲平臺:即將被廢棄的基于OpenStack Swift的舊公有云存儲服務和較新的 基于2015年收購的Cleversafe業務的云存儲平臺——分裂的業務模式導致了進展緩慢的業務發展:藍色巨人既沒有宣布對舊存儲平臺的任何遷移、轉化計劃,新存儲平臺作為Bluemix業務部門子業務的整合進展也是緩慢且不完整的,它甚至缺少身份和訪問管理(IAM)功能來服務數據的細顆粒度訪問。
或許,對于公有云存儲領域,甚至是公有云和云計算領域的IBM來說,我們只能對藍色巨人在這一市場上的決心表示欽佩,但是進展和規劃只能表示一聲嘆息了吧!
除國際廠商的遺憾之外,我們也能夠看到中國公有云服務提供商帶給我們的驚喜,在知名云服務提供商Rackspace和DELL EMC的明日之星Virtustream之間,我們不難發現一家中國公有云服務提供商位列其中——雖然只是位列利基象限,但騰訊云作為首次進入Gartner公有云存儲魔力象限的中國公有云服務提供商之一,仍然讓市場對中國公有云服務提供商在全球公有云存儲市場取得的成績眼前一亮。
在對騰訊云的評價中,Gartner表示:騰訊云是一家擁有豐富的IaaS、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服務的云服務提供商,它的云對象存儲與其提供的多種增值服務緊密集成,比如說富媒體轉碼平臺和CDN服務,而且可以提供低延遲的存儲服務,因此,香港網存空間 北京主機,“騰訊云存儲服務是視頻、內容分發、大數據分析、災難恢復等應用場景可行的(云存儲服務器)提供商。”
那么,2010年對外服務、2013年全面開放、2015年之后全球服務節點“大爆發”的騰訊云,是如何做好公有云存儲這個公有云計算服務中最為基礎的服務業務的?又是如何進入2017年Gartner2017年全球公有云存儲魔力象限的?騰訊作為“全球最大的、最多元化的游戲、視頻和社交網絡服務提供商之一”,又為騰訊云存儲規劃了什么樣的未來?
對象存儲COS:爭兵家必爭之地
根據存儲的“對象”不同,存儲系統的類型總體來說分為三類:文件存儲、塊存儲和對象存儲,其中文件存儲主要以存儲非結構化的視頻、圖像和數據文件為主,塊存儲即企業級IT市場常見的Block Storage,以數據塊的形式存儲數據,形成如今封閉、專用和復雜的SAN存儲環境。
與文件存儲和塊存儲不同,對象存儲的存儲目標是“對象(Object)”,它的出現是為了克服塊存儲與文件存儲各自的缺點——前者讀寫快、不利于共享,后者讀寫慢,卻利于共享,我們需要一個讀寫快、利于共享的存儲方式,這就是對象存儲。
對象存儲有著非常優秀的特質,總的來說,對象存儲能夠存儲非機構化數據,支持高可用、高可靠的、高可擴展性的架構設計,支持大并發量的存儲讀取需求,同時,對象存儲可以使用HTTP REST協議(REST API),這大大提高了對象存儲在互聯網、云計算時代的讀取訪問便捷性,誰讓對象存儲它可以使用HTTP直接訪問呢?
如果嘗試用一句話來概括對象存儲,那可以這么說:對象存儲是支持海量用戶遠程訪問的無限容量高經濟性存儲系統——很顯然,對象存儲簡直是公有云存儲服務天然適配的最佳形態。
于是,對象存儲毫無疑問的成為公有云存儲服務的開創所在和兵家必爭之地,事實上,2006年AWS正式對外提供服務的第一個公有云服務,正是以對象存儲為核心的“亞馬遜簡易存儲服務”,即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對,沒錯,就是后來大紅大紫的AWS的S3存儲服務。
所以,想要在公有云服務市場立得住?先把對象存儲服務最好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