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017中國行業云計算峰會—金融云”(C9峰會)在北京國貿大酒店(國貿三期)隆重召開。大會全面覆蓋云計算、金融、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多個領域,聚集了國內金融與云計算領域的眾多嘉賓。
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大數據發展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韓涵出席本次大會并發表主題為《金融大數據及標準規范》的演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大數據發展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韓涵
現如今,美國網站空間 香港網頁寄存,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給金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同時,也催生了新型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但在金融大數據時代下也存在諸多問題。
從大數據的視角來看,韓涵表示,directadmin安裝 directadmin漢化,“2016年中國的大數據市場規模約為168億人民幣,在大數據具體細分領域,硬件占比在逐漸減少,軟件和服務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國的大數據技術已經從單純的底層支撐技術開始向很多行業拓展和延伸。在金融大數據中,尤其是互聯網金融,軟件和服務層面產生了更多的價值。
從金融領域的視角來看,大數據在金融領域是一枝獨秀,加上人工智能的興起,規模急速地增長。在政策層面,國家多層面推進金融大數據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金融行業經過一二十年的信息化的積累,從數據到技術,人才的儲備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好的優勢。
韓涵不僅從安全管理機制、數據使用、身份識別、信息驗證、數據轉移、授權方式、接口和審計等方面對國家安全法、各個行業監管規定,以及相關數據安全的國家標準進行了整體的梳理。
在具體的層面希望和業務進行密切結合,例如數據使用場景是否超出了合理必要的原則、數據的脫敏和去隱私是否達到標準等相要求。另外,金融和數據使用中,風控和征信是否達到金融風控的相關的規范。
韓涵表示,從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的出發點梳理出重要的業務環節和技術,另外從不同的業務場景出發,和業務場景最密切結合的標準。
金融機構是大數據天生的合作者,一方面自身有著利用技術紅利帶來收益沖動,另一方面又有國內較好的信息化基礎。因此金融大數據發展也促進了金融行業從多方面實現管理的轉型和業務產品的創新,其中包括信用風險、客戶服務、智能運營以及金融本身的產品。
而金融行業在大數據領域里有著較好的場景應用,例如銀行、保險、證券等,同時互聯網公司在大數據基礎上開展金融業務,這些業務跨過銀行傳統的信貸領域,開始向轉賬匯款、現金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支付等領域蔓延。
金融跟互聯網的融合是一個大勢所趨,金融向互聯網發展,互聯網向金融轉型,已經成為整個科技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焦點。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國,金融業向實體經濟、創新驅動的轉型中,利用大數據技術,必將成為中國金融業的新增長點和新亮點。
想要了解更多演講內容請掃碼關注下面公眾微信號,回復演講人姓名,即可獲取相關演講PPT
關注中國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或微信號:821496803 我們將定期推送IDC產業最新資訊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2017-08-09 11:55:00
云資訊
近幾年,互聯網金融如雨后春筍一般蓬勃發展,對傳統金融行業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競爭核心點從產品和市場回歸到技術,所以技術對于金融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詳情>
2017-08-09 11:05:00
大數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