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走進去、可持續發展”是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的三大必經路徑,而如何跨域后兩步是很多企業面臨的挑戰。
從開年簽約成為下一屆奧運會TOP 贊助商以來,阿里云就不斷展示全球化成果,成為中國“走出去”的典范。
就在上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框架協議,通過阿里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澳門智慧城市。
在我看來,與澳門政府簽約,意味著阿里云克服了中國企業全球化的一大挑戰:如何植根本土用戶需求,展示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的實力。
第一,跨越了“對本土用戶理解不深入”的鴻溝,阿里云邁入“植根本地,助推城市企業發展”的2.0時代,與全球巨頭比肩競技。
第二,將競爭點鎖定創新技術帶來的產品體驗,阿里云將實際行業應用和技術雙驅動前進。
阿里云的高能不僅贏得客戶,也獲得分析機構的認可,在前不久Gartner剛剛發布的IaaS魔力象限中,阿里云進入了“前瞻者象限”。
跨越全球化鴻溝 外出不著涼
過去中國企業全球化的主要的競爭優勢是低成本帶來的價格差距,這種落差越大,沖擊力就越猛,發展速度就越快。數字化時代,這些競爭優勢已經消失,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中有幾大鴻溝,導致一出海就水土不服。
一是如何縮小與國際巨頭的技術差距,并通過創新的技術推出拳頭產品;二是中國企業植根國內國內本土氣息極強,對國外本土用戶的理解不夠深;三是如何持續的服務好當地客戶,如何有響應的人才儲備,通過提高人才水平來服務海外市場。
從這次阿里云與澳門政府合作來看,可以顯示出阿里云全球化中的硬實力,通過全球化的戰略升級來跨越企業全球化中的這些鴻溝。
首先,創新技術帶來的產品體驗是主要競爭點。
在互聯網領域,企業全球化的競爭點主要體現在技術帶來的產品體驗。在技術優勢上,AWS、Azure在云計算市場深耕多年,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在技術創新層面,阿里云自主研發的云計算操作系統飛天,可將遍布全球的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飛天操作系統將為澳門智慧城市項目提供豐富的計算資源,這樣澳門通過大數據實現社會精細化管理。
在我看來,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技術差距接近遠遠不夠,需要有更強的計算能力和自身的技術體系,而阿里云經歷這幾年的努力,建立起亞洲規模最大的計算資源平臺,同時孵化出城市大腦創新探索,成為征服全球的競爭點。
第二,接地氣的應用是關鍵。
所有的創新都要經過實踐和應用后才彰顯價值,有了技術創新,次要競爭點就是本地化的應用,這也是決勝的關鍵。當阿里云城市大腦在杭州、蘇州試點成功以后,從城市的全局對公共資源進行自動調配。
澳門常住人口雖然只有幾十萬,但每年接待游客3000萬,在交通出行、人流管理、景點人數調動等方面需要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在交通、旅游、醫療、城市綜合管理等領域的全面應用。
為此,阿里云為澳門植入阿里云人工智能ET內核,城市大腦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通過智能技術幫助城市進行思考和決策。
隨著阿里云的創新技術和應用實踐越來越多,城市大腦將會進入全球更多城市,解決不同城市的多樣需求,阿里云的全球化進程進入跨越文化的良性循環階段。
第三,著眼全球的人才和服務布局。
在企業全球化的過程中,人才儲備直接影響到持續的服務能力。
阿里云一方面建立了全球化的人才資源儲備和服務網絡促進阿里云全球化發展。
比如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迪拜、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地建立了技術和市場服務團隊。
另一方面,阿里云更深入植根當地,培養本體化的科技人才。比如與澳門的合作就涉及人才培養等相關的內容。
這樣阿里云人工智能ET不僅能夠快速落地到世界各個城市,阿里云還通過幫助培養本地化人才促進當地生態健康發展。
由此看出,在熱鬧的舞臺上,阿里云摒棄表面的喧嘩,將精力投入在更多的創新和實踐中,為各城市提供發展的動能,通過加強本地化服務推進全球化,在世界不同的區域市場落地生根。
差異化出擊 彰顯出海實力
今天和過去相比,企業出海方式不同,中國走出去的不僅僅是物美價廉的產品,更需要把多年發展積累的資本、知識和技術、服務釋放到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