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交通擁堵成為城市管理一大難題,停車難、有路不能“行”的早高峰以及隨處可見的交通亂象,使得人們對智慧交通的呼聲越來越高。針對智慧交通目前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在第十二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圓滿結束后,滴滴出行資深交通工程專家孫偉力現身說法。
以滴滴出行信號燈配時優化為例,據孫偉力介紹,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龐大又復雜,如何提高這一系統的協同效應,在交通領域一直是個難題。滴滴出行認為,在信號控制方面,如果說單點及單條干道的路口信號燈優化是點和線的控制,那么區域協調就是面的控制。目前滴滴出行將軌跡數據用于復雜路網下的區域協調控制項目取得突破,已在濟南大明湖區域部署實施。
交通出行是一項涉及廣泛民生的大事,借助政府相關部門的力量,將進一步闊大智慧交通普惠范圍。孫偉力表示,滴滴出行在與政府部門合作過程中,主要依靠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優勢以及政府部門獨有的交通數據資源展開。
滴滴出行與廣州交通相關部門進行戰略合作,雙方從數據融合共享、云計算技術合作、管理和服務平臺搭建、交通治理模式創新等方面進行。利用滴滴出行互聯網+大數據方面的能力,以及廣州交通數據資源和實際需求,directadmin下載 美國虛擬主機,雙方在數據分析和理論基礎上,推動智慧交通方案在廣州實驗落地。
目前,滴滴出行已經對各地交通管理部門開放“滴滴交通信息平臺”。各地交通管理部門通過滴滴出行授權之后可以登錄該平臺,查看當地的交通運行指數、實時路況、擁堵研判、出行熱力圖等。依托滴滴出行海量的城市交通數據和大數據挖掘能力,各地政府將能夠更加詳細了解當地交通運行現狀,“對癥下藥”開啟大數據交通治理新模式。
除了與政府的合作之外,滴滴出行也將秉承開放的心態,期望與各方展開合作,為更多用戶和社群創造價值。此前,滴滴出行曾啟動的蓋亞計劃,面向學術界免費提供部分真實的脫敏數據資源,支持科研工作者進行更廣泛學術研究,推進交通領域的基礎性與前瞻性研究和成果轉化,提速智慧交通領域的科研發展。
“智慧交通訴求不僅存在于中國,它在全球也是一個熱點和難點。”孫偉力介紹。他認為,交通大數據是進行智慧交通研究的基礎,智慧交通的困難之處首先在于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在交通方面的信息化程度不一。滴滴出行也正在與國外出行廠商進行合作。過去兩年,滴滴投資了全球前七大移動出行平臺,國際化版圖已經從亞洲延展到北美、南美、歐洲、非洲,觸達1000多個城市,覆蓋超60%的世界人口。
滴滴出行的國際化思路以合作為導向,在國外落地,滴滴出行不是為了和當地企業競爭,韓國云服務器 美國云主機,也不是為了不是顛覆當地傳統行業,而是把中國過去幾年在解決交通問題上的創新模式、技術以及資本輸出出去。
滴滴出行希望借力出海,將中國企業在互聯網科技上的能力和經驗進一步推廣到國際市場,為當地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同時,滴滴出行也將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支持城市管理建設一體化,推出可持續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共建全球未來出行新生態。
據了解,滴滴出行已擁有海量、豐富及高質量的大數據。滴滴出行平臺目前擁有4.4億用戶,超過2000萬車主,在全國400多個城市提供出租車召車、??燔嚒㈨橈L車、代駕、公交、小巴、共享單車等服務。
孫偉力強調,滴滴每天完成訂單高達2500萬,在高峰時間段,每秒完成600個訂單。滴滴出行目前每日新增軌跡原始數據70TB,每日處理數據超過4500TB,每日路徑規劃請求超過200億次,交通大數據為滴滴持續優化城市交通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