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頭林立的云計算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并不容易,更不要說還能成為另一個“巨頭”,這離不開對企業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如今,企業的糾結之處并非是否上云,而是要挑選到適合自己不同業務屬性的云,往往解決方案不止一種,這就引出了多云的概念。 站在企業客戶的角度,每一朵云之于業務場景都有其各自的意義,有的客戶既需要AWS的智能引擎,又需要阿里云的CDN,還可能需要Azure的數據分析。這樣一來,傳統的SI所涉及業務面就有些狹窄了,MSP的優勢在于可以在多云環境下結合各方的優勢,為客戶的IT采購規劃出最經濟、最合理的解決方案。
這一次VNF走在了NFV的前面
VNF在基礎設施層提供的服務是NFV的主要運營目標,這意味著前者左右著網絡虛擬化的前景。在云計算時代,網絡功能升級是由軟件來實現的,對硬件的依賴度很低,而像微服務、容器、Devops這些新技術的賦能對象應該是VNF,不過要想真正發揮VNF的功力,還是要讓其回歸到運營者的手中,而不是受到管道商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