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信息化水平與經濟總量的關系極不平衡;SaaS作為突破口拉近中國與領先國家之間的差距:2018年中國GDP占全球的比例達到15.8%,IT支出占比僅為3.7%,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滯后;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為243.5億元,中國市場起步較晚,預計將在全球市場增長趨緩后繼續保持高增長率。
軟件SaaS化大勢所趨,但追趕差距不在一朝一夕;企業應用SaaS的優先級不同,細分市場機會各異: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對軟件的付費意愿和SaaS訂閱模式習慣的培養均需要較長時間,企業級SaaS不會出現類似2C市場的爆發式增長。總體而言增量市場應用將先于存量市場,小微企業被率先激活,大中型企業的創新型業務將有利可圖。
領先廠商做深行業解決方案,形成SaaS生態體系:業務垂直型與行業垂直型之間存在動態競爭關系,兩者均需要更加關注行業性需求以做深解決方案。SaaS廠商間的投資并購更加頻繁,領先廠商積極搭建PaaS開放平臺,未來有望出現多強并存的SaaS生態體系。
產品功能趨同,應針對賽道特點構筑差異化壁壘:一味比拼功能覆蓋的全面性并不能讓SaaS廠商脫穎而出,在形成了產品、銷售和客戶成功的協同作用后,網絡效應和增值服務往往能讓SaaS廠商更有“錢景”。
預期偏差:企業信息化水平遠落后于經濟體量 對標美國企業級SaaS的預期偏差 企業服務廠商市值成長空間大,客戶付費意愿未完全激活
美國CRM SaaS公司Salesforce一直以來被作為全球SaaS行業的標桿。2018年,Salesforce市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從市值5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它僅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具有打造“中國版Salesforce“野心的中國SaaS廠商不在少數,但至今尚未出現任何一家能夠望其項背。事實上,不僅僅是在SaaS行業,即使是放大到整個企業服務市場,中國廠商的市值都遠遠落后于歐美市場,和消費級服務相比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公司的價值評估取決于資產的盈利能力,SaaS廠商以客戶訂閱為核心商業模式,客戶的付費意愿和能力直接決定其了市值。相比Salesforce訂閱收入占比超過90%、毛利率近80%,過去幾年中國SaaS廠商普遍存在的痛點是,中小企業更傾向于免費產品,付費意愿有待激活,中大型企業習慣于定制化項目的服務模式,對標準化SaaS產品的積極性有限。
跨界打造移動辦公平臺難度高,巨頭入場加速市場淘汰
自2007年Salesforce推出PaaS平臺以來,其應用市場平臺AppExchange匯集了超4000款預集成的應用程序,與PaaS平臺相關的收入占云服務收入的比重增長到2019財年的23.0%。Salesforce通過搭建PaaS開放平臺擴展和完善自身功能的舉措大獲成功,因此為諸多國內SaaS廠商所效仿。2014年左右,CRM、OA協同等領域的領先玩家開始基于自身垂直產品跨界打造移動辦公平臺。背靠阿里和騰訊的釘釘和企業微信以企業級IM強勢切入,在短時間內實現大規模擴張,競爭空間迅速收窄導致不少跨界玩家發展受阻。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國內尚未出現類似Salesforce體量的PaaS平臺,平臺中立性、平臺與開發者的利益分配以及廠商間的數據打通等諸多問題仍有待解決。
中國企業信息化發展特征
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的滯后造成SaaS市場的預期偏差
站在全球視角下,中國企業信息化投入與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極不平衡。2018年,中國GDP占全球的比例達到15.8%,但中國企業的IT支出占比僅為3.7%,在過去以粗放式增長為主導的模式下,中國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反應到企業的信息化投入當中。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的滯后造成了SaaS市場的預期偏差,在將美國SaaS市場作為對標對象的同時,應當意識到中國企業IT應用的成熟度與個人消費者之間的差異。Salesforce在美國市場打出了“軟件終結者”的口號,而在中國,SaaS廠商面臨的市場環境中依然有大量企業的信息化停留在紙質資料電子化的淺層水平,ERP、SCM、CRM等軟件應用并不非常廣泛,即在業務數字化尚未完全普及的情況下就需要直接進入到數字化轉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