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榮幸能夠來到可信云的大會會場來做交流和分享,我帶來的題目是“新階段下的金融行業云服務實踐”。招銀金融云在三年組織的實踐過程,以及現在新的階段形勢下面,就是開源技術以及云計算相應的計算存儲網絡,這些技術不斷成熟,應用門檻不斷下降,金融行業監管越來越嚴格,法律要求越來越規范的前提條件之下我們都有哪些行為,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些內容。
按照全球情況來看包括IaaS、PaaS和SaaS仍然保持20%的增長,國內的公有云市場在2018年是有900億的規模,而且國家整體增速也是保持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金融云市場同樣保持著高速增長,這是來自IDC的報告,可以看到2019年數值達到1500萬,也就是15億美刀的規模,等于100億人民幣,金融云市場差不多占據國內公有云市場的10%左右的體量。
其實金融云的概念正在不斷延展,傳統金融云服務的是銀行自身的業務系統,現在我們看到銀行在不停地迭代服務,更加擴展自己的場景。現在我們手機APP服務的都是生活場景,銀行APP當中我也可以找到,優惠力度更大,薅羊毛已經成了一個實惠行為。因此不再是原來銀行的簡單業務系統,而是延展更多生活場景,或者是企業更多客戶零售和對公客戶不斷增加的新的系統,這些新擴展的泛金融領域也會不斷催生金融云、基礎云的需求增長。
招銀銀創是2016年2月成立,去年我們有幸共同參與可信金融云服務標準的發布大會,我們是標準的編寫者、實踐者,也是首批認證單位。招銀金融云在這三年的不斷成長當中逐漸支撐起了越來越多的業務,包括超過1000萬的MAU,因為我們要做零售之王。我們支撐了整個云行業的機構,包括總行的各個部門或者各大分行,我們對這些機構的支撐超過31家。此外我們協助開發的業務系統提供大于100億的貢獻,并且為金融同業以及行業重要的企業級客戶參與相應的基礎云提供,或者SaaS服務的開發,支撐了上百家行外客戶。我們也有支撐特殊的FinTech項目,就是從思想的啟蒙,逐漸從Idea階段變成具體業務,現在這種業務已經轉化成了一個公司,也是從我們內部逐漸創立起來的從思想到孵化再到實踐的案例,因此金融云內部給銀行自身帶來的活力和變化是不可小覷的。
剛開始的時候金融云在做什么事情?招行奉行的是異地兩大中心的架構,可能和傳統兩地三中心的思想不太一樣。我們認為在上海和深圳兩地提供的是對等的服務,也就是兩個數據中心之間沒有你高我高的級別。我們提供的云服務能夠支撐金融機構所有的基礎板塊All Stack,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Linux和Windows,包括X86平臺上面就有5個虛擬化機床。原來我們感覺只要把Oracle、MySQL拿下就包打天下了,現在我們發現不同的大數據庫在不斷出來,所以技術站對運維人員的服務能力來說要求越來越高,這些衍生出來的應用管理、安全管理、監控管理又變得非常復雜,這些技術站之間需要打通,也要看到業務全路徑的流程,上面的業務管理和安全管理就要重新思考,那么對銀行這種謹慎的金融機構來說就會帶來非常大的挑戰。
我們構建這種穩定基礎架構的同時,還在提供六大產品線、二十幾項產品。底層機房這種高穩定性的網絡,包括數據中心專線或者互聯網訪問、雙驅動的銜接,這些都是最新的能效。上層我們需要提供IaaS的可靠平臺,計算存儲網絡等等。然后是容器平臺,包括應用的編排和發布,這些能力都是屬于更新式能力。現在云創所有應用發布都是基于容器化的開發和結合Cloud的應用,所以已經是在往Cloud Native模式不斷引進。就像剛才提到的All Stack我們需要集成i-PaaS能力,安全和運維管理統一支撐起了整個金融云的服務能力。
講完剛才說的各種硬件場景的措施,接下來講一講運維的時候該怎么做。因為任何風吹草動,業務部門或者用戶就會打電話找你,所以4001電話的長期值守就必不可少。高度可用性之外還有7×24小時的各種實時保障,包括深度的安全檢查和固定分析,這些都是金融云提供的相應服務。我們也要遵循相應的服務標準,比如業務培訓性標準,或者是安全質量的標準等等,這些都是軟實力的體現,結合前面的產品才能綜合產生這樣的云服務。
剛才我們講的是過去三年都在不停地往這個方向努力,不停增強我們的能力,現在我們的市場、我們的客戶、我們的行業部門面臨著什么樣的場景?很多應用場景、生活場景現在都被第三方逐漸替代,但是可以在外部形成閉環,客戶的服務和體驗也要不斷提升,用慣了外部的以后,發現點開一個銀行的應用都要十秒鐘,打開一個鏈接需要三秒鐘,本來客戶還可以接受,但是現在有了新的互聯網的習慣就難以容忍,年輕客戶也會更多地往互聯網平臺使用,存款和理財的成本都要提高,還有理財和資管業務的第三方爭奪,銀行不同網點的應用率被線上的取代率提升,四大行的網點數量都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