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正在成為無處不在的重要IT基礎設施,加速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在日前召開的“2019可信云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云計算部主任栗蔚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這一觀點。她認為,當前5G、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和應用層出不窮,云主機,如果將這些技術都看作是一朵朵正在盛開的花,那么云計算就是滋潤和澆灌這些花的雨。因為,云計算正在成為支撐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必不可少的IT基礎設施,助力新技術和新應用在各行各業落地。
作為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今年可信云大會的主題是“智能云網邊,可信創未來”。“可信云是云計算領域的權威評估體系,基于對云計算市場的深刻理解,我們能夠感受到云計算產業的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云計算不僅自身快速發展,directadmin漢化,更是為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物聯網等‘周邊’技術的發展助力。”在栗蔚看來,近幾年云計算的概念沒有那么“火”了,而這也正說明了云計算已經走過了概念熱炒階段,走向落地。尤其是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技術和應用的快速興起,得益于云計算的有力支撐,這凸顯了云計算作為IT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正是因為深刻感受到了云計算與其他技術的融合趨勢。7月3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19云計算開源大會”上正式發布《云計算與邊緣計算協同九大應用場景(2019年)》白皮書。白皮書對于業界高度關注的云邊協同的定義進行了解讀,并強調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并不是對立的,邊緣計算是云計算向終端和用戶側延伸形成的新的解決方案。白皮書強調,邊緣計算本身就是云計算概念的延伸,即便是賦予其獨立的概念,也無法與云計算切割開,二者本就是相依而生、協同運作的。
與此同時,云計算也在加速賦能傳統行業。“云計算和傳統行業的融合正在走向深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程師徐恩慶表示,近幾年云計算正加速在政務、金融等行業落地。尤其是政務云的發展非常迅猛,為智慧城市等應用的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金融、保險、證券等機構也都在借助云計算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而工業、交通、能源等行業的上云速度也在不斷加快。
中國信通院最新發布的《云計算發展白皮書(2019年)》顯示,2018年,我國政務云市場規模達370.8億元,政務云已實現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全覆蓋,地市級行政區覆蓋比例達到75%。由于政務云的快速落地,突出實踐不斷涌現。在今年的可信云大會上,信通院發布了“十佳政務云”的評選結果,上海市電子政務云平臺(電信)、數字廣東政務云、湖北省政務云楚天云平臺、寧夏電子政務公共云平臺、湖南省省級電子政務外網統一云平臺、山西省政務云平臺、濟南政務云計算中心、江蘇宿遷政務云、浙江嘉興政務云以及江西撫州政務云平臺入選。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云計算在各行各業的落地,如何充分發揮云計算的效能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栗蔚表示,當前,用戶對云計算的關注已經從虛擬化軟件、云服務等單個環節,轉移到關注云計算的場景化能力,即如何將云計算和具體的業務與應用充分結合。正是在這一趨勢下,智能云、云管服務、研發云等技術和應用快速興起。
“云計算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可信云評估也正在順應這一趨勢。”栗蔚透露,目前可信云持續年檢和評估的項目達600多個,從2013年開展至今,可信云的評估已經覆蓋了云計算服務和軟件質量、運維和安全、行業云、開源治理等全流程體系,成為推動云計算信任體系建設和保障市場健康發展、促進產業鏈成熟的重要力量。
可信云在“剛性”政策和“柔性”評估之間找到了平衡。徐恩慶表示,一直以來,可信云都是從市場和用戶的角度出發的,展開評估體系的創新探索,在市場和政府之間架起“橋梁”,助力相關政策更好、更快地落地,推動整個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