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5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舉辦的“2019全國高校大數據人工智能專業建設研討會”在青島大學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以“新工科背景下大數據人工智能專業·創新、分享、賦能、領航”為主題,匯聚教育專家、高校專家、企業專家、行業專家從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師資建設、實驗實訓條件建設等多方位共同探討大數據、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解決方案。華云數據作為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的獨角獸受邀參與本次大會,并與現場專家進行深度交流,分享華云數據在高校IT建設方面的優秀案例,共同探討未來專業的建設方向。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的逐步深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成為學術界、產業界和政府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而大數據、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稀缺的問題也日漸顯現,如何培養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人才,打通人才短缺瓶頸已經成為政府部門、高等院校、本土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華云數據山東銷售部總經理孫偉
華云數據山東銷售部總經理孫偉出席本次活動,并坦言:“高校教育是大數據、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主要驅動力,而加強產學研用合作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對于高校來說,在向學生傳道受業解惑的同時也需要借助企業的技術實力提高教學水平和工程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先進技術人才,促進數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華云數據一直以推動中國行業數字化轉型為己任,專注于為企業級用戶提供應用創新的云計算服務,以幫助用戶采用云計算提升IT能力,實現業務變革。華云數據主要向用戶提供定制化私有云、混合云解決方案,同時還可以提供大數據服務、超融合產品、公有云和IDC轉云等服務。華云數據憑借定制化私有云、混合云服務,在能源電力、國防軍工、教育醫療、交通運輸、政府金融等十幾個行業打造了行業標桿案例,美國服務器租用,目前客戶總量超過30萬。
孫偉表示:“尤其在教育行業,華云數據有著深入的理解和豐富的經驗。華云數據作為助力全國各高校云計算、大數據的技術支撐單位,近年來與全國幾十家高校開展‘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的合作。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項目’產教融合基金項目中,華云數據支持的課題方向包括云計算(Docker 及應用研究方向),大數據平臺、算法和應用研究。針對入選合作院校,基金將提供完善的資源和服務體系,以保證院校順利開展合作項目。除此之外,華云數據積極助力‘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幫助院校培養豐富實戰實訓經驗的人才,并且還聯合高校共同發起成立‘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會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委員會孵化專委會’,全力打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態。”
多年來,華云數據憑借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深受教育領域的客戶認可,已經成功為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江南大學、蘇州大學等眾多教育行業客戶提供完善的系統的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攜手打造智慧校園,共同培育先進技術人才。
孫偉以江南大學為例向在座來賓介紹道:“華云教學科研支持平臺是一體化的教學科研平臺,在架構設計上,自下而上,完整的支持江南大學資源管理、教師技術驗證、教學資源整合、開課、科研工作開展,學生學習實訓,知識固化。新平臺的搭建,將突破傳統上機實驗機械化操作方式,使得教學實驗融為一體,為學生學習大數據、人工智能、IOT等復雜課程提供一體化集成學習實驗環境,服務器租用,方便學生學習、探索、擴展相關知識。全面支撐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在實驗環境構建、預習通知、作業審閱批改方面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同時進行教學知識的積累。支持科研項目、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的開發和展示等。”
教育乃國之根本。想要加快培養先進人才的進程,解決教育內容固化、人才培養方式傳統等問題。對于高校來說,推進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是一條創新之路,因為他們能提供從專業課程建設、“雙師”培養、實訓室建設到就業服務等全面的人才培養解決方案,為政府、行業、企業、院校提供高效聯動平臺。而對于像華云數據這樣的先進技術企業來說,要不斷升級校企合作模式,將技術、平臺、數據、專家、資金等多種資源賦能高校,切實惠及年輕學子,幫助他們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真正做到通過技術手段創造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為我國人才培養增添助力。
相關閱讀:
AI,區塊鏈密集援持,京東技術風口瞄向云端?
青云QingCloud與浪潮信息聯合發布新一代微型云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