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Lisa Su連續兩次在舞臺上堅定地喊出“Highest”時,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這足以看出大家對新一代EPYC的期待,以及AMD的十足自信。舊金山當地時間8月7日,AMD正式發布了代號“Rome”的第二代EPYC處理器,基于7nm制造工藝的 “Zen 2”架構,至多搭載64顆核心的Rome在創下多項性能記錄的同時,還在多種工作負載負載下,實現了最多將TCO降低50%。更重要的是,隨著谷歌和Twitter的加入,AMD EPYC的朋友圈正變得空前壯大。
AMD EPYC Horizon
一邊是Intel,一邊是NVIDIA,AMD在計算市場的日子一直面臨著嚴峻考驗,而在數據中心領域,AMD也是一路坎坷,甚至錯過了x86在服務器市場的黃金時期,但上天總會眷顧持之以恒的創新者。在蘇姿豐博士(Dr. Lisa Su)就任AMD總裁兼CEO之后,這家公司就加速駛入了快車道,“Rome”的發布更是唱響了AMD數據中心市場的最強音。
AMD總裁兼CEO蘇姿豐博士(Dr. Lisa Su)
“今天,我們正式發布第二代AMD EPYC處理器,為多種工作負載提供創紀錄的性能,并顯著降低總體擁有成本,為現代數據中心樹立了新標準。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級、云和高性能計算客戶紛紛采用第二代AMD EPYC處理器以滿足其最苛刻的服務器計算需求,我們領先的服務器處理器正在加速部署。”在AMD EPYC Horizon的演講中,Dr. Lisa Su興奮地說道。
7納米的大殺器
自“Naples”以來,EPYC就以其在多核心、高I/O帶寬、高安全性等方面的競爭力贏得了一眾客戶,在云、HPC、AI等應用場景中對Intel造成了不小的威脅。重返服務器市場的EPYC憑借單位美元更領先的性能令人刮目相看,“單路打雙路”的景象仿佛就在昨日,“Rome”則將目光望向了“現代數據中心的新標準”。轉投臺積電后的7nm制造工藝、64核心128線程、PCIe 4.0、增加4倍的L3緩存、雙路至多4TB內存……幾乎每一項數據都在展現著AMD的底氣。
第二代AMD EPYC處理器
與初代Zen架構相比,基于Zen 2的Rome利用14納米工藝可將I/O獨立出來變成了I/O die,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與內存控制器、PCI-E 4.0控制器、互聯控制器、L3緩存核心整合封裝在中心部分,周圍則是八顆7納米工藝的CPU核心chiplet,每顆又可包括8個Zen2核心,較上代架構相當于單位CCX擁有4個核心,而兩個又對應合成了一個CCD,這樣在單顆處理器上的多個Die就能實現至多跨越到64核的不同組合。同時,把14納米用在相對關鍵計算地位次之的I/O上也可以降低不必要的設計、制造難度,有效提升良品率。實際測試也證明,7+14納米的思路做到了足夠出色的性能表現。
chiplets的進化
較上一代EPYC,Rome擁有更高的每周期指令性能以及I/O和內存帶寬,每個插槽的計算性能提升2倍,每個插槽的浮點性能提升4倍,IPC性能在單線程下可提升15%,32核64線程下可提升23%。同等性能的情況下最多功耗可以降低一半,同等功耗的情況下,性能可以提升超過25%。此外,Rome還支持多類型的8路DDR4內存,最高頻率3200MHz,單個核心最高64GB。作為首款支持PCIe 4.0的x86服務器處理器(每路至多可支持128條總線),Rome實現了傳輸性能的成倍提升,并且帶來了64GB/s的雙向帶寬。此外,AMD還為Rome加入了供”硬核”芯片級嵌入式安全子系統,以及安全內存加密和安全加密虛擬化等高級安全功能,幫助客戶保護重要的資產和數據。
首批出貨的Rome型號
首批出貨的Rome產品共有19款,其中雙插槽型號15款、單插槽型號4款,可以滿足面向現代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載需求。根據AMD給出的信息,Rome在企業數據中心較同類產品可帶來83%的Java應用程序性能提升、43%的SAP SD 2 Tier性能提升。在HPC領域,Rome可在力學試驗時提供兩倍的計算流體力學性能,以及最高提升72%的結構分析性能。AMD稱,EPYC 7002系列處理器共計創造了80多個性能世界記錄。正因如此,Lisa Su才有底氣的表示:未來幾個季度要實現雙位數的市場份額(服務器芯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