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消息,據《華盛頓郵報》19日報道,美國商務部部長威爾伯-羅斯當天宣布,該部門將把華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許可證”再延長90天,VPS租用,截止日期大約是11月19日。
“在繼續敦促消費者遠離華為的產品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這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防止一切干擾。”羅斯表示,“與此同時,我們一直在工作,以確保對華為及其附屬公司的任何出口都不會違反‘實體清單’或臨時通用許可證的條款。”
此前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他不想與華為公司做生意,給出的理由還是慣用的“國家安全問題”。
華為針對美國商務部延期“臨時通用許可證”做出聲明,表示反對美國商務部將另外46家華為實體列入實體清單。
美國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做出這個決定,再次證明該決定是政治驅動的結果,與美國國家安全毫無關系,這種做法違反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原則,不會使任何一方從中受益,包括美國公司在內。
美國也不會通過打壓華為獲得技術領先的地位。我們呼吁美國政府停止對華為的不公正對待,將華為移出實體清單。
美國政府今天發布的延期臨時許可,沒有改變華為被不公正對待的事實。不管臨時許可延期與否,華為經營受到的實質性影響有限,我們會繼續聚焦做好自己的產品,服務于全球客戶。
今年5月15日,特朗普政府將華為列入所謂的“實體清單”,欲使該公司無法獲取含有美國技術的零部件產品。5月20日,谷歌曾暫停了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往來;同日,美國商務部就允許華為在90天內繼續購買美國廠商的產品。
美國所謂臨時通用許可證涵蓋范圍十分有限。華為董事長梁華在7月30華為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只有少量的、不重要的產品恢復了供應,關鍵部分如Android操作系統并沒有恢復。”
任正非此前曾表示,CNBG(運營商業務)是美國的重點打擊對象,這架“爛飛機”上被打出4300多個“彈孔”,但是CNBG經過十二年備戰,“心臟”和“油箱”的防護系統已做得比較好,沒有擊中“心臟”和“油箱”。但是CBG(消費者業務)身上就兩個“彈孔”,雖然沒擊中“心臟”,但是擊中了"油箱”,任正非說道:“補洞要快過油漏,生態構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做好“長征”的準備。”
華為始終在努力彌補美國禁令對其造成的供應鏈缺口,并試圖建立自身主導的生態,通過對內高薪聘用人才,對外斥巨資扶持合作開發者,在芯片研發、操作系統的落地和5G手機商用方面共同發力。
七年研發操作系統,加速布局國內生態系統
早在2012年的時候,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一次對話中,就明確表示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統:
我們現在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于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芯片的時候,我并沒有反對你們買美國的高端芯片。
我認為你們要盡可能的用他們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我們不能有狹隘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害死我們。
2012年開始,華為抱持著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開始研發“鴻蒙”;2019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華為已申請“華為鴻蒙”商標;8月9日,華為消費者業務在其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向全球發布鴻蒙OS,并宣布系統開源。
鴻蒙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能夠同時滿足全場景流暢體驗、架構級可信安全、跨終端無縫協同以及一次開發多終端部署的要求。
時隔鴻蒙系統正式發布1天后,榮耀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的終端產品——榮耀智慧屏新品,這也意味著該系統已正式落地。
按照規劃,2019年鴻蒙OS 1.0首先應用于榮耀智慧屏,2020年鴻蒙OS 2.0將應用于創新國產PC、手表、手環、車機,2021年鴻蒙OS 3.0將用于音響和耳機,2022年及以后,鴻蒙系統將會應用在VR及更多設備上。
在8月9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還曾表示,
目前,華為已隨時可將鴻蒙啟用到手機上,安卓生態應用遷移到華為鴻蒙OS的開發工作量非常小,但是考慮到減少Android合作伙伴工作量,目前還是優先使用Android。如果需要遷移,鴻蒙OS將會無縫接入華為的所有智能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