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OpenStack基金會(OSF)主辦的開源基礎設施峰會(Open Infrastructure Summit)在上海舉行。OpenStack已經成為云計算標準,現在有上千萬個計算核心都在OpenStack云上進行運行。特別是Train版本的發布,展示了社區為在OpenStack中提供創新所作出的努力。而作為OpenStack社區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紅帽已參與開發了超過50個新功能,涵蓋Nova、Ironic、Cinder、TripleO以及其他更多項目。
隨著企業不斷推進數字化轉型,站群服務器,高效運行及敏捷的IT部署成為企業成功的基石。最新版本的紅帽OpenStack平臺將社區驅動的創新成果與企業就緒型的穩定性和支持相結合,有助于推動相關工作的開展。借助紅帽OpenStack平臺,企業可以加速創新,進而贏得競爭優勢,并更好地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
創新力
隨著OpenStack日益成熟,創新的步伐必須反映企業IT機構使用和部署新版本的能力和愿望。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在生產中運行紅帽OpenStack平臺的需求,該平臺未來的版本將作為長期版獲得支持。紅帽OpenStack平臺15是最后的短期版,支持期共一年。
紅帽OpenStack NFV產品管理總監Sandro Mazziotta告訴記者,紅帽OpenStack平臺的演進反映了目前最新的技術發展和客戶需求。比如針對那些運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工作負載的電信提供商而言,最新的OpenStack發行版通過服務質量(QoS)擴展帶寬管理。與之對應的紅帽OpenStack平臺15在網絡虛擬化和邊緣計算收到了這些客戶的關注。特別是針對5G技術,電信公司會會優先把5G應用在邊緣網絡,然后再逐步發展到核心網絡。“未來有很多負載都會實現5G化,但是現在很多客戶還沒有做好準備。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會看到更多這樣的技術在OpenStack平臺上進行應用。”
為此,OpenStack平臺加強在邊緣上的持久存儲從而使Train能夠進一步測試和加強針對OpenStack部署的這一新興用例。除此之外,Train現在還通過Glance Image緩存提供了一種統一的方法來管理遠程站點的映像(例如在邊緣上的分布式計算節點中看到的映像)。
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大規模部署能力不可或缺。紅帽Openstack產品管理資深經理Sean Cohen表示,紅帽OpenStack平臺在性能測試上進行了一個提升,就是單一集群能夠支持500個節點,到明年能夠支持的節點數量可以翻番。“對數據中心而言紅帽OpenStack平臺不只是支持多個節點,還能夠支持分布式節點;針對邊緣計算場景,提供邊緣緩存以及對邊緣多集群的支持。規模是非常關鍵的,過去幾年我們在這樣的領域也做了很多投資,而且也會持續地做下去。”
據悉,紅帽OpenStack平臺的有些客戶會部署3500個節點,而且OpenStack社區中有些用戶能夠做到2000個節點。實際上對整個擴展的規模來說并沒有這么大的限制,現在也有很多技術能夠做到這一點。不過對于行業客戶而言,他們更多不希望把這么多的節點只放在一個集群上面,而是希望多個集群進行運作,這樣可以實現業務永續。
紅帽OpenStack平臺支持大規模監控OpenStack云,此新功能采用Prometheus、AMQP和其他開源技術,提供了對底層基礎架構(如節點、GPU、網絡和云服務)的監控能力,而且能夠保證低延遲。該功能完全運行在一個獨立的Kubernetes/OpenShift集群上,獨立于受監控的OpenStack云,以監視應用基礎設施可用性、基礎設施性能以及故障排除洞察。
紅帽OpenStack平臺15基于OpenStack社區的 “Stein” 版本,加強了對性能和云安全方面的改進,并且擴展了該平臺支持的硬件生態系統范圍,可以幫助IT企業更加快速、安全地支持要求嚴苛的生產工作負載。由于Linux是混合云的基礎,客戶如果借助紅帽企業Linux 8來部署私有云,也能獲得一個更加安全、靈活和智能的Linux操作系統。
另外,紅帽OpenStack平臺15支持NVIDIA GPU/vGPU、改進IPSec VPN到NIC的加密卸載(crypto offload)、支持IBM POWER9 LE PowerVM硬件、為硬件安全模塊(HSM)提供后端支持等。Sandro表示,紅帽OpenStack平臺進行了諸多的創新,云主機租用,包括支持硬件的創新和加速,例如GPU和NFV技術;支持更多的集群和節點,以及監測和備份;裸金屬服務器、虛擬機和容器化技術的同時使用,比如OpenShift網站上只需要不到3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做好OpenStack的部署。“在Train的版本當中,紅帽貢獻上游項目讓Kubernetes在OpenShift上面使用,借助這樣的生態系統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希望能夠通過OpenStack和容器技術做出更多的創新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