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過年回家的票了嗎?”正值春節返鄉之際,這句話成為近期朋友間日常溝通的主要話題。
1月10日,“春運”大幕正式拉開。在春節這個對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前后,跨城間的大遷徙已經展開。如此巨大的人口流動也將對交通系統提出更高挑戰。
近期,在國新辦就2020年春運形勢和工作安排舉辦的發布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今年春運期間預測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約30億人次,與上年大致持平,略有增長。節前客流較為集中,高峰時段鐵路部分重點方向的運力會較為緊張,高速公路部分區段通行壓力也會比較大。”
國家鐵路局預測,今年春運鐵路預計旅客發送量將達4.4億人次,同比增長8%。中國民用航空局預測,春運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將達到7900萬人次,同比增加8.4%。而讓春運工作難度加大的是,由于今年春運較往年相比,時間開始較早,導致務工流與學生流出行時間高度吻合,這使得返鄉潮工作難度加大。
據鐵路12306官方公眾號消息顯示,自2019年12月12日發售春運首日車票,截至2020年1月9日,全渠道共發售車票4.12億張,其中預售春運車票1.3億張。搶票高峰期發生在1月3日,預售2月1日的票,在全渠道售出1637萬張。
而如此高聚焦和大流量的出行峰值期,對鐵路系統及各搶票軟件平臺提出了挑戰。同往年一樣,一票難求的返鄉人們,穿梭于各大搶票網站之間。其中,當然也少不了去尋求黃牛黨們的幫助。但是,今年對于黃牛黨們來說,搶票似乎不太順暢。隨著技術發展,一些爬蟲軟件也經過技術的處理,使得搶票環境得到優化。
1月7日下午,阿里云春運交通的媒體溝通會上,阿里云和高德向外界展示了目前其技術在交通方面的布局和應用。
阿里云智能大交通行業總經理肖露介紹,阿里云目前已整體服務約20000公里高速、8000架飛機、25個大中型機場、20家汽車制造商、2個大型港口及全球23個城市的市內交通,覆蓋海、陸、空,立體式深入交通行業,以云計算、AIoT、數據技術定制數字化轉型方案。
阿里云智能中國區大交通自身SRE架構師章君以12306提供的服務保障舉例,表示在節假日之前保障平臺穩定運行需具備三大核心能力:第一,底層架構能力,能隨時隨地承接來自峰值的流量,并能識別其中的流量是否是正常流量;第二是當承載流量后,能夠及時處理一些異常情況;第三是溯源,保障業務安全、數據安全及客戶信息安全。
同時章君談道,”阿里云除了能夠提供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網絡能力和技術能力外,還能夠提供技術服務能力,即云上護航,持續為用戶提供建設保障服務。“
高德地圖智慧交通業務中心總經理吳澤駒在交談過程中,談到了春運的復雜性,其中不僅涉及眾多部門進行統一調度,出行跨度,呈現出來的(海、陸、空)立體式的交通出行方式,也為春運增添了難度。另外,這個時期的天氣的變化原因也會使得整個春運過程增加不可控因素。
但面對春節,返鄉心切的心理讓如何增速提效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吳澤駒介紹,高德希望通過算法和數據融合的方式,提供“春運交通智慧導航”,一方面提供駕車導航、摩托車導航、貨車導航等多樣化的導航服務,另一方面提供跨城導航規劃服務,支持沿途天氣、交通事件提醒和服務區、加油站、衛生間等信息查詢。
阿里云智能大交通行業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趙圣強表示,阿里云正在基于智慧交通四化——即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化和幸福化,展開更多方向的探索,未來涉及合作伙伴范圍廣闊。
以下為采訪實錄(有刪減):
Q:阿里云如何去支撐像12306這樣的平臺,保障系統穩定運行?
章君:站在云計算角度,前面我有講過跟客戶的合作關系。我們會根據今年用戶的預測情況,評估用戶需要多少資源。比如說剛才講到幾個層面,第一個是它的流量以及帶寬的承載力,還有安全、流量調度部分,我們會一起做預案。當A機房出現問題的時候,流量要切到B機房,假設出現了流量攻擊,我們也要考慮怎么清洗掉這些流量。另外,當它發生某些應用模塊負載較高的時候,我們也會啟動相關預案,這些都是基于前期的評估和壓測來規劃。最后,云主機租用,我們也會做一些緊急預案。總的來講,我們會圍繞它的架構的承載力、高可用和安全這三方面做底層支撐。
Q:高德和政府之間在智慧交通領域如何發揮聯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