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度云“一把手”尹世明離職后,百度又曝出大范圍人事調整,其在4月初宣布的人事調整中,晉升的總監級以上人士一共有54人,包含3位副總裁和51位總監。
過去的2019年,是百度組織架構大調整的一年。當年3月,李彥宏通過內部信宣布了百度干部年輕化計劃,張亞勤成為申請加入退休計劃的第一位高管。而根據新的人才梯隊建設計劃,百度將加速干部年輕化的進程,選拔更多的80、90后年輕人進入管理層。
在百度、華為、金山等廠商爭奪“第三朵云”的關鍵時刻,尹世明卻離開了戰場,這背后既是云業務戰略方向的調整,亦是順應百度公司人事結構的結果。重整旗鼓的百度云,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關鍵一役?
被AI“招安”的云業務
據36氪4月23日報道,原百度云總經理尹世明、副總經理張志琦于近期離職百度,并稱該消息得到多名內部員工確認。時代財經向百度官方求證,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對方對相關問題的回應。
接近百度云的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確認了近期組織架構變動的消息。據其表述,這次調整組織結構后,相比之前更加扁平化,但并不清楚對業務會有什么影響,“每年都在調整,習慣了。”
在此之前,百度云一把手卸任的消息已有先兆。
2019年9月,百度宣布將智能云事業群組與CTO體系融合,服務器租用,尹世明團隊向集團CTO王海峰匯報。
今年3月11日,百度CTO王海峰發送內部郵件,宣布對百度智能云(ACG)進行調整,其中,尹世明、張志琦兩人卸任原職務,另作安排;百度智能云的云計算、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渠道生態等業務負責人將向王海峰匯報。
百度方面對時代財經表示,2020年開年,百度智能云已經進行了連續兩次架構升級,智能云與AI技術平臺體系(AIG)、基礎技術體系(TG),整合為“百度人工智能體系”(AI Group、縮寫為AIG),并明確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能客服與營銷四大賽道。
可以看出,在上述調整中,尹世明所在的ACG從單獨的事業群組,被合并至整體的百度人工智能體系AIG,匯報對象從李彥宏改為去年5月升任為CTO的王海峰,管轄范圍縮小。
至于尹世明的卸任原因,有來自百度內部員工對媒體表示,百度云現在的策略是借助AI來追求高速發展,因為企業客戶如今更重視靠AI解決方案幫他們創造新價值,而尹世明和張志琦的銷售打法已經跟不上目前的To B市場,以往鋪量的銷售策略不再行得通。
一位分析機構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云計算市場正處于全面上云的關鍵時期,企業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優勢業務發揮到最大,從而占領市場。
百度云的優勢業務正是AI。在上述接近百度云的人士看來,相比阿里、騰訊以及華為等其他云廠商,百度在AI解決方案方面保留著絕對優勢,其他應用層面,則“各有千秋”。
拓荒時代過去,“大銷售”戰略失靈
2016年,尹世明被百度前總裁張亞勤招至百度,擔任百度云總經理職務,和此次一道離職的副總經理張志琦一樣,二人皆有著深厚的銷售背景,分別為SAP大中華高級副總裁與SAP中國區副總裁。
從Oracle、IBM、SAP等老牌IT企業挖人,是科技公司快速進入云計算市場的一貫做法。這也意味著,傳統IT企業員工在全球云計算業務的拓荒早期,立下了汗馬功勞。
2011年,原IBM大中華區云計算中心總經理朱近之離職,轉任華為全球IT戰略與規劃部高級副總裁,被視為華為發力云計算的標志;2014年加入阿里巴巴任副總裁的劉松,是阿里云計算與大數據生態體系的主要推動者。在這之前,他分別在甲骨文、IBM等公司擔任高級技術管理與戰略發展職位。
2018年,谷歌為拓張云業務,重金從甲骨文高管中挖來Thomas Kurian接任CEO,助其發展云業務。Thomas Kurian到任后,目標瞄準了谷歌并不擅長的大型企業客戶銷售,將零售、醫療保健、金融服務、媒體和娛樂、制造業五個領域視為拓張焦點。
與Kurian類似,尹世明稱得上是典型傳統IT業務骨干轉戰云計算的代表。
加入百度之前,尹世明在SAP有過14年的職業生涯,歷任售前顧問、售前顧問總監、公用事業行業銷售、公用事業行業銷售總監、副總裁和全球銷售總裁助理。2012年,尹世明擔任全球銷售總裁助理,期間足跡遍及南北美洲、歐洲、非洲和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