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科技將于本周三(3月3日)亮相科創板,是繼優刻得后,第二家闖關科創板的云計算服務商。云計算產業在科創板屬稀缺產業,優刻得上市后首日漲幅高達119%,頗受市場關注。青云科技核心技術人員都曾在IBM工作,創始人更是IBM SmartCloud的初創成員及架構師;同時公司已完成D輪融資,服務器租用,投資方包括招商證券國際、招商致遠資本、泛海投資等知名機構;具有一定的技術、資本優勢。
根據青云披露,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3,067.42萬元、6,426.93萬元、6,954.25萬元、3,653.03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12.82%、22.81%、18.45%、25.34%,呈較快上漲趨勢,同時積累了一系列的技術成果。
然而,青云科技目前仍處于“燒錢”階段。報告期內,歐洲服務器,青云科技營收呈持續增長態勢,但凈利潤方面,分別為-0.96億元、-1.49億元、-1.91億元和-1.65億元,四年累計虧損6億元。2018年末,青云科技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9.35億元,2019年僅為1.01億元。一年凈減少了8.34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青云科技在手現金僅為1.07億元。
從市場信息看,青云擬以“混合云先行者”、“混合云第一股”等概念登陸科創板。在此之前,“中國云計算第一股”已經被優刻得摘取,那么作為后來者,“混合云第一股”會給青云帶來足夠的關注和認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