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兩會時!回首過去一年,既有驚心動魄的風云突變,又有豪情萬丈的砥礪前行。一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戰疫情、抗洪澇,促改革、推開放,抓脫貧、惠民生,保增長、穩大局,各項事業均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今年的全國兩會能夠在春暖花開的3月如期召開,也向全世界傳遞出鮮明信號:中國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正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闊步前行。那么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哪些重點?華小云帶你一起來看!
多措并舉 科技當自強
推動科技創新,無疑是今年全國兩會熱點和重點。我們也可以看到兩會上這方面的政策、謀劃乃至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都很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此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明確提出了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而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又對做好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并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充分說明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甚至政府工作報告還強調了: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
在政府相關經費繼續下探、“過緊日子”的背景下,科技創新投入不減反增,其力度之大、決心之大,顯而易見。這不僅激發了企業和社會的主動性,也鼓勵了領軍科技企業積極拓展產學研用融合通道,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華云數據董事長、總裁許廣彬表示,科技的自主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也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需要我們靠自己研發、自己發展,實現突破。不然,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華云數據作為中國領先的云計算服務商,致力于自主創新,不僅通過技術深耕,實現產品自主研發、國產化生態搭建、業務落地等方面完整的發展布局,還非常重視推動中國云計算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今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將繼續核心技術研發,擴大技術投入,把產業“命門”掌握在自己手里,確保不“掉鏈子”。
云計算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國家發展開啟了新征程,科技創新方面不能弱,數字經濟亦是如此。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站群服務器,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一步壯大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將“加快數字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作為獨立篇章,從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到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從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再到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勾畫出未來五年數字中國建設新圖景。其中,圍繞數字經濟發展,進一步明確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重點產業,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發展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所趨,也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規劃綱要草案的提出打造了數字經濟新優勢,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認為,發展數字經濟新優勢,需要加速產業數字化過程中的重點產業培育。其中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有助于推動數字經濟進一步向實體經濟更多行業、更多場景延伸。建議培育一批技術創新企業、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運營服務商,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和典型應用場景,支撐數字經濟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