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服務器市場正在迎來“新時代”的變革期,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于服務器的產品形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低迷一段時間后,服務器市場在迎來新的增長動因。
近日,IDC的2017年Q3全球和中國的服務器市場數據公布,從這個季度的市場數據可以看出服務器市場在市場格局還是產品形態上都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解析一下。
2017年Q3全球市場數據分析
從全球看,整體的服務器銷售額增長了近20%,一反過去幾個季度的緩慢增長,終于迎來爆發。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不僅Hyperscale(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持續增長,企業市場也迎來了大幅增長。也就是說,不管是數據中心市場還是企業市場,服務器市場的增長迎來了“雙殺”。
簡單來說,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市場的發展得益于公有云市場的快速發展,這主要是得益于云計算市場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正循環階段,不管是公有云的成熟,還是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崛起,都在某種程度上驅動了服務器市場的增長。
而企業市場對于服務器需求的增長是由于數字化轉型驅動的IT建設,現在互聯網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例如金融、零售等行業,免備案主機,而數據化轉型的推進顯然離不開IT基礎設施的支撐,于是以服務器為代表的IT基礎設施迎來新的建設高潮。
其中芯片廠商——英特爾和AMD的芯片新品功不可沒,不管是英特爾的至強可擴展處理,還是AMD、ARM等廠商對于服務器市場的大力拓展,都在驅動服務器市場呈現多樣化的發展態勢。
比如英特爾的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可為計算、網絡和存儲帶來針對工作負載優化的性能,向下一代云基礎設施提供堅實基礎,并賦能數據分析、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網絡轉型等各類應用,以加速企業數據中心現代化及業務轉型的實現。同時,英特爾的眾多合作伙伴比如浪潮、華為、新華三等都推出了基于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服務器新品。
另外,IBM的市場數據顯示企業市場還是需要大量的非x86服務器,特別是IBM發布了z14大機,另外,IBM在Power服務器方面的推進也是不遺余力的。例如,z14大機在安全、云、開放性等方面都進行了加強,讓企業可以應對新時代的業務挑戰。通過認知分析及機器學習能力,z14大機通過開放的企業級彈性云平臺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而在Power服務器方面,IBM持續推進Power生態建設,在承載Linux和云方面,讓Power更多擔當。同時,浪潮與IBM成立了合資公司來研發、生產、銷售基于開放的POWER技術的服務器。
不管是x86服務器還是Power服務器,服務器市場格局在穩中出現新的變化。隨著客戶需求的多樣化,服務器產品形態也出現“百花齊放”,比如超融合等。在幫助企業落地云方面,超融合設備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而借助OpenStack,實現軟硬件一體化,加速了企業云化的進程。
在出貨量方面,戴爾和HPE并列第一,聯想、浪潮、超微和華為四家并列第三。中國服務器廠商已經占據了全球TOP5出貨的多個席位。不過,從銷售額和出貨看,聯想的表現差強人意。浪潮出貨增長很快,華為不溫不火。很顯然這種市場格局與目前的政策導向是吻合的,未來這種中國廠商主導的局面仍將持續下來。
2017年Q3中國市場數據分析
根據IDC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X86服務器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17年第3季度中國x86服務器市場出貨量678832臺,同比增長8.4%;市場規模28.23億美元,同比增長25.1%.
從廠商市場份額來看,排名前三的廠商分別是浪潮、戴爾,華為。浪潮以出貨量131322臺,歐洲服務器租用 云服務器,銷售額5.93億美元,位居出貨量、銷售額的市場頭名。與全球市場一樣,中國服務器市場增長迅猛,這背后的驅動力不言而喻。
中國服務器市場的增長離不開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市場,“雙十一”、“雙十二”等電商盛宴,公有云服務商擴大基礎設施投資, Tier1互聯網巨頭對AI投入的加大,行業采購開始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