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明確了2018年工作重心,其中有關移動轉售領域方面,會議明確將加快重點領域改革,荷蘭服務器 英國主機租用,實現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虛擬運營商將在2018年正式轉正,順利獲得國內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牌照。那么,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意見出臺之前,42家虛擬運營商該如何行動起來迎接正式牌照呢?
需重視《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規定
按照慣有流程,監管部門在發放正式牌照之前,通常會首先下發征求意見稿,借此收集社會各界意見。一段時間內如無異議,監管部門才會下發正式商用意見。而一旦正式商用意見出臺,則意味著申請正式牌照大門開啟,符合條件的企業則可以在規定時間內上交資料來申請正式牌照。
因此,對于虛擬運營商而言,如何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意見下發之后有的放矢的準備材料,成為了其爭取正式牌照的關鍵舉措。目前,經過四年多的試點期,移動轉售產業已經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但同時經過產業各界不斷推動又解決了很多問題。而這正是國家開展試點業務的意義所在。
可以說,新加坡云主機 香港云主機,試點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那么,如果針對正式牌照提前準備材料,該依據哪些文件進行參考呢?其實,在工信部2013年下發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中可以尋找到一些答案。該方案不僅明確了試點目標和業務定義,而且有針對性的對試點業務審批條件和程序、試點保障做出了明確釋義??梢哉f,這份方案將成為虛擬運營商企業申請正式牌照的有力參考。
不過,試點方案終究無法預測移動轉售產業試點期所遇到的所有實際情況,所以在該方案最后一條上也給出了相關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根據試點開展情況適時調整相關政策,研究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正式商用事宜。”由此也可以得出結論,監管部門在移動轉售試點期間推出的新政策,將左右正式牌照能否最終獲得。
堅決落實手機實名制發展底線
移動轉售產業試點前兩年,由于社會影響力較小,試點問題主要表現在無法實現互聯互通、碼號不足、轉售形式單一等方面。而隨著試點業務的不斷推進,42家虛擬運營商總共發展了超過千萬規模的用戶數,用戶暴增的同時也帶來了詐騙電話的層出不窮。歸根結底,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虛擬運營商企業無法落實手機實名制發展底線。
于是,在移動轉售產業發展到第三年,監管部門為此連續下發文件要求虛擬運營商企業依法依規經營,嚴格落實實名登記要求。甚至,為了加大監管力度,政府部門已把實名制落實情況作為虛擬運營商申請擴大經營范圍、增加碼號資源、發放正式經營許可證的一票否決項。由此可見,能否堅決落實手機實名制發展底線,已經成為虛擬運營商申請正式牌照的“第一大關”。
不過,經歷了監管部門高強度的抽查暗訪與延期執行,防范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專項工作終于在2016年底取得了積極成效。在已經過去的2017年,多數虛擬運營商線下、線上網點已不存在違規情況,詐騙電話與垃圾短信數量下降明顯,聯網比對的實名登記信息合規率接近100%.
或許正是因為上述成效,監管部門才決定在2018年下發正式牌照。不過,除了實名制因素,虛擬運營商企業還應在IT支撐能力、客服系統建設優化、信息安全等方面強化提升。畢竟,國內虛擬運營商用戶數已經突破6000萬,只有不斷提升競爭層次和服務水平,加強保護用戶合法權益,才能為正式商用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