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指導和推進云計算發展的產業政策,云計算產業日益成熟。其中,政務云作為云計算向傳統產業融合的重點領域,整體行業發展迅猛,備受關注。
2018年3月21-22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支持的"OSCAR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會議特設“中國政務云發展論壇”,邀請了來自政府、企業和其他機構的代表共同探討我國政務云發展的政策導向、技術標準情況和發展現狀,探索政務云發展的新方向。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計算部政策監管徐恩慶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計算部政策監管徐恩慶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
徐恩慶:首先,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今天能夠蒞臨現場。我們信通院云大所也是作為這次大會的主要支撐單位,非常開心今天能夠帶來很多工作的展示。
實際上,今天的政務云論壇,跟今天大會的整體主題開源,政務偏業務偏應用,我們不強調底層技術。我們邀請了院里的續總工做主持人,由云計算主管部門領導李處給大家致辭,我們政務云采購這塊非常關鍵的國采中心領導張處帶來精彩領導,地方上優秀的先進的濟南主管政務云方面最直接的田處也介紹了他們的經驗,PPT基本上也都是很實際的干貨,感謝各位領導!
我們信通院在政務云方面持續一年做了很多工作,在政務云整個產業鏈里,我們集中兩個地方發力:一個是采購,正像張總所說,這塊缺少很多指引,因為這塊也很難做,市場不斷變化,包括云計算產品和它的一些價格區間,如果能導好的話確實會很好。我們也找了一些企業探討這個東西,不是封閉的,包括今天的調查也不是封閉的,和企業、政府探討出來的結果。還有一個是事后評估,事前采購,事后評估,這是我們現在發力的兩個點。
結合今天的主題,主要講事后評估,政務云綜合水平評估方法。
為什么叫綜合水平?我們前期籌建政務云委員會,來自全國20多個地市政務云主管領導,探討當前存在的問題,政府部門的領導雖然有信息中心和管理職責的專職人員,但是對于政務云真正應用模式和它應該建設的模式,它應該運營的模式,因為這里很亂,最理想狀態下直接采購云服務,怕無法滿足監管要求,私有云、混合云以及如何處理互聯網上的業務,這個東西很復雜,建了政務云以后,買方不滿意,賣方不滿意,政府建完政務云以后,又很難評價它,不像以前買服務器買個什么規格的,很難評價現在政務云到底是什么樣的狀態,是什么樣的水準。我下一步應該從哪些地方給我的服務商提要求,有時候很難做。我們結合這個痛點,做這樣的事情,做綜合水平的評估。
首先,什么是政務云?這個概念我就不念了。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云本身有一個廣義的云概念和狹義的云概念,狹義的云概念偏重于IaaS,就是主機、存儲這些東西。但是更泛在的,或者大家常用的服務模式,IaaS、PaaS、SaaS,它是一個很廣的概念,平臺也是服務,軟件也是服務,都叫云計算。對于政府部門來說,政務云的范疇在哪?大家對于這個概念的定位這幾年也在變。
2010年之后,那個時候國務院發了一些文,以政務云為主的,現在提出互聯網+政務,它的定位也在變化。從我們角度來說,我們客觀評價,directadmin漢化 虛擬主機,政務云的范疇肯定是,因為現在云、大數據,包括上層應用,它是偏底層,云是上面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基礎,它偏底層。但是它是上層這些應用和平臺的支撐、連接,它也有泛在的概念。互聯網+政務,如何理解互聯網+政務和政務云的區別?沒有政務云,有沒有互聯網+政務?這些東西是很值得思考的。
說到它的形態,因為跟各地朋友也看了很多形態,從政務云模式來看,主要有兩種:一個是以政府領導和地方政府牽頭的綜合政務云。還有垂直領域的特殊行業的行業云,比如公安云,有些地方,比如我去過包頭,同一家服務商建的他們叫政務云,也建了一個公安云,這就是兩種形態。政策環境上不用多說了,今天幾位領導都說了一遍。從國務院層面,互聯網+政務,資源整合,從工信部來說,說到每一個云計算都必然提到政務云,一般提政務和工業比較多。從網信辦來說,文我列了一個,但含金量非常足,在政務云里是非常典型的一個應用,14號文,黨政機關專門的一個工作。關于采購,采購目錄里加了,IaaS為主,云主機、對象存儲、跨存儲,現在是比較典型的這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