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22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支持的"OSCAR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混合云論壇作為"OSCAR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的分論壇之一,于3月21日下午召開。論壇邀請到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云數據、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華為、云星數據、廣東電信、云霽科技等單位的專家,與大家一起開啟一場深度的混合云之旅。
以下為演講實錄:
陳煒: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在混合云時代多云情況下多維的一種條件下的一體化管理的一種思考。
今天的環境非常好,從信通院、研究院的老師給我們介紹整個行業的標準發展,然后再到電信、華為等介紹了云生態的一些東西,包括云網融合的東西。還有行業伙伴介紹了云管的發展歷程。我今天作為一個最后的演講者,我講我們對多云時代挑戰下的一種思考,一種方法論下的一種最佳實踐,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云霽這家公司,其實聚集于做IT管理。所以說,無論是云,還是非云,或者說我們現在的多云情況下,我們關注點就是怎么樣幫助用戶更好的做IT管理。首先大家都知道,現在其實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相信在座的,在我們這個場地里面的都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云時代給我們所有從業者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包括以前的IT可能在技術團隊,或者在整個公司里面都是一個成本中心。但是現在IT團隊是一個非常有利的產品或者說業務的一個驅動中心,而不是單單的成本中心了,無論是金融行業,還是在電商行業,因為我本身在電商行業,金融行業整個過程待了十五六年的時間,很明顯感受到這個變化,從我的感受非常感謝這個時代。
當然,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為什么?選擇太多了,技術上太長了。以前剛做技術的時候很簡單,那時候老板說,你能把Linux搞定,能把PaaS搞定就可以了。或者說歇一歇腳本和代碼就可以了,但是現在不一樣,IT人員需要做各種各樣的學習,非常常見的學習。所以,我解釋為叫做長鏈、多鏈、跨鏈,有點像現在的區塊鏈。長鏈的技術站很長,包括我們做IT管理也知道技術站非常長,從底層的基礎設施開始,存儲網絡系統,應用數據流量,當然其中也隱掉了很多,鏈條非常長。
為什么現在很多創業團隊,或者有些公司在提全站工程師。因為那么長的鏈條下要很多團隊協作配合這個難度越來越高了。所以,我們需要全站,什么都懂,一個人就能搞定,多好,這個其實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組織壯大之后,這個很難搞的。
多鏈就是長鏈太多,這個成本又多了,幾何級的往上漲。而且跨鏈可能在裸金屬上也有,在私有云上也有,公有云上還有數據,流量可能是通過私有云跑一部分,公有云又幫我做一個CDN或者怎么樣。這些東西又是在跨鏈的情況下,所以這是一個多維的IT管理的時代,確實來說對大家的挑戰,也是有很大的促進。
所以,基于這種考慮,我們也會想怎么樣應對,因為我剛才說的,一家作為IT管理的公司,怎么樣應對這種挑戰。我這邊引用了一張DNA的圖當做背景,DNA大家很清楚,兩條染色體鏈,有點像我們的多鏈。但是,DNA就是描繪我們這個人應該長成什么樣子,有什么性格。所以,我們把它認為最終你的鏈條要產生價值是什么?就是藍圖。就是定義你的業務也好,或者定義你的IT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也好,這是一個藍圖。最終定義這是我們的基因。
然后,序列。就是堿基排列的序列其實就是基因的編碼。這就需要一種編排的技術,香港服務器租用,一種編碼的技術,我們需要有編排的能力。然后,堿基對是什么?就是把兩個基因鏈緊緊的扭合在一起的一種力量,我們叫抓手,能把兩個鏈抓到一塊,把兩個鏈有一個結合點,不然永遠是平行的。然后,我們往往說的基因,就是你有什么性格,或者你的容貌長什么樣,每一種特質其實是一種基因片斷,就是一類管理能力,或者一類抓手的一個集合,我們把它定義為平臺,比如這一類,我們定義為平臺。然后,這些東西最終會形成一個雙螺旋的結構。
雙螺旋是什么?首先,長鏈縮短了,大家知道造高架,就是進程縮短了,效能也提高了,占地面積也小了,所以雙螺旋是高效能的一種結構。所以,基于這樣的考慮,如果要解碼長鏈、多鏈、跨鏈的狀態,我們需要有一種類似于生物精華過渡形成的生物選擇最佳的一種實踐來描述我們最終提供的價值藍圖,這是我們做一個比喻,也闡述一下我們怎么樣來應對這種多維挑戰下,還要形成一種一體化的服務,這是一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