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計算開源技術逐漸成為云計算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導向,改變了以往的信息技術進化模式,引領軟件技術標準的發展和創新,深刻影響著整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格局。另一方面,由于各行業需求存在巨大的產異化,開源技術又呈出多樣化發展的態勢。2018年3月21日-22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支持的"OSCAR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成功召開。
在21日召開的運維開源論壇上,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部運維業務主管牛曉玲、騰訊藍鯨技術專家楊文兵、京東商城前臺技術服務總監徐奇琛、焱融云CTO王鵬飛、贛州銀行系統數據庫團隊負責人葉光芳、暢捷通中臺系統研發架構師 朱威、中國移動蘇州研究院 云計算產品部 師忠濤等多位領導及大咖出席了本次大會,并進行了精彩演講。
牛曉玲在論壇上發表《云計算標準評估方法解讀》的主題演講。她介紹,云主機租用,隨著云計算的蓬勃發展,傳統運維的瓶頸問題凸顯,傳統運維向云運維轉型已勢在必行。云運維平臺/工具、DevOps等發展勢頭迅猛,為指導云服務提供商建設云運維平臺,選擇適合的云運維產品,發現企業自身研發運營中的問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騰訊藍鯨智云和高效運維社區、阿里、百度、華為、中興、YY直播、中國銀行等20余家企業共同編制了《云計算運維參考框架及技術要求》評估方法、《研發運營一體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系列標準(共分7部分)等多項行業標準。
隨后,楊文兵在大會上就《企業CMDB從0到1的構建及運維應用場景落地》進行了精彩的分享,他介紹到,第一是CMDB的定義以及在行業里面的現狀。第二是針對構建CMDB有幾個關鍵點的詳細分析。第三是根據CMDB在我們自己內部所起到的一些作用及結合我們內部運維的實際案例進行了分享。
在論壇上,徐奇琛就《海量平臺技術服務智能化實踐》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介紹了AI發展的幾個層面,首先在公司層面,目前京東在AI未來發展商體現出四大方向,分別零售大模塊方面、京東金融方面、互聯網產品方面、運輸物流方面。在技術服務層面,AI未來的發展方向智能運維、用戶體驗、技術驅動業務的反哺、其他的技術服務商。
他列舉出了企業AI團隊增長應注意的幾個階段,分為業務野蠻的生長期、業務的發展期、主動可控期,通過三個階段的運轉,企業數據意識初步具備,流程自助化可以縮短業務的執行時間,變更管控、測試體系等相對體系化,重視相應的容量和用戶的管理。
王鵬飛在論壇上就《超融合中的智能運維》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他指出,超融合結構包括了計算、存儲、網絡、虛擬化等,其中涵蓋了網絡的虛擬化與存儲的虛擬化。超融合與傳統的IT結構相比,在存儲、擴容、采購、安裝都方面進行了優化,帶動整個性能方面會有很大的提升。
焱融云目前主打的超融合業務是將智能化運維加入到架構中,通過智能化運維對監控、告警、擴容等業務進行整合,從而達到解放IT人員的目的。
隨后,葉光芳就《中小銀行構建自主可控的運維自動化體系》發表演講。葉光芳強調,贛州銀行在2014年完成雙活數據中心建設,建立基于虛擬化的雙活架構。除核心系統在AS400上運行外,其余的所有外圍系統均遷移至虛擬化雙活平臺。率先在城商行中全面實現服務器虛擬化。
傳統企業的運維自動化建設最常見的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購買大廠商的商品,另一種是自建模式。中小銀行的運維自動化建設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自動化監控,實現對應用系統的一個全方位的自動監控。二是操作運維自動化,將IT人員執行繁瑣的操作通過工具編排成作業自動執行。三是運維開發的階段,通過運維開發更多的自動化工具,比如故障自愈,實現故障的自動處理,來真正實現運維自動化。
朱威在論壇上就《運維能力的微服務化實踐》進行了精彩的分享。他表示,針對運維能力的微服務化方面,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微服務發布平臺,將運維能力進行服務化,其中包括CMDB的數據庫、運維腳本以及日志文件系統等,在企業運維研發能力較弱時,能否將運維能力以微服務的形式進行發布。第二部分是事件管理平臺,通過對企業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達到對業務的分析與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