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28日,由中國疾控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云研究所、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慢性病防控信息技術委員會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慢性病與信息大會”在北京國賓酒店盛大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出席此次會議,并發表了題為對《“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理解與思考的精彩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 王隴德)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隴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很高興能夠參加2018中國慢性病與信息大會和大家一起討論健康中國建設的相關問題。
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和大家做一次討論。
首先我們看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制定的背景,了解這個背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內涵,我們一起簡要地復習一下綱要的主要的原則和內容,最后我想就我自己就這樣一個規劃綱要目標的實現有一些思考和想法,我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首先我們看看背景。可以說這個規劃的制定是在國內外的這樣一個對于健康重要性普遍認識提高的基礎上制定的這樣的規劃,國內可以說經過多年的社會經濟發展,我們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同時我們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疾病譜的變化以及我們生活方式的快速變遷,也給我們維護和促進健康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這是我們當前的主要的社會背景。
就國際上來講,2015年聯合國通過了2030可持續發展的議程,這個議程提出了17項目標和169項具體目標,主要的17項發展目標里面幾乎各個和健康都有關系,確切地說在文字上有幾個目標是明顯地、直接地提出了一些健康要求,首先是關于目標2要改善人類的營養狀況,目標3要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目標6里面提出要給人人提供安全的水和環境衛生等等,香港免備案主機 美國服務器,說明國際社會對于健康問題是高度重視。
2011年聯合國召開了一次慢病防控的高級別會議,聯合國在歷史上就衛生問題召開高級別會議也僅僅只有兩次,第一次是2003年研究人類怎么樣去應對艾滋病,當時全球的恐艾癥,當時中國也是這樣一個情況。第二次就是2011年這一次,研究人類怎么樣去應對慢性病。在會后發表的政治宣言里面明確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慢性病的防控涉及政府和所有部門,要求我們各級政府都要制定多部門的衛生工作方針。
世界衛生組織從1986年開始召開了多屆的健康促進大會,健康促進大會每一屆都提出了新的指導原則和一些要求,比如說86年在渥太華召開的第一屆健康促進大會提出了健康促進的定義和五大行動領域。2013年在赫爾辛基召開的第八屆大會提出了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第九次大會是2016年底在上海召開,確定的目標和主題就是我們要和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目標結合在一起,同時提出了“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這樣的口號。這次大會在中國的召開也向國際社會介紹了許多我們國家的健康數據,一些行動和經驗得到了大會參會者的高度評價。
還有一個背景就是我們從2018年起,因為當時的衛生部的陳竺部長提議制定“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并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當時有400多位專家,多位院士參與了這樣的研究。這個研究提出了2010-2015、2016-2020年兩個發展階段。同時提出了12項大項,95個具體目標,其中包括平均期望壽命,死亡率降低等經常用的一些指標。同時還提出了十項保障措施。
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樣的宏偉戰略,這些對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制定給了很好的指導和支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簡要地做一些復習。
黨的十九大召開也再次明確提出了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2030規劃綱要可以說是在第一屆全國衛生健康大會召開之后不久就頒布了這樣的規劃綱要,作為今后十五年主要的奮斗目標。
這個規劃綱要提出了四項主要遵循的原則,首先是健康優先,要創新健康的發展模式,其次是改革創新,要堅持政府主導,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和體系,還有科學發展,就是要遵循健康領域發展規律,堅持防治結合、預防為主。公平公正就是要縮小服務之間的不平等,要縮小這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