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網宿科技(300017)發布公告稱,因續簽的《一致行動人協議》到期,經公司股東陳寶珍與劉成彥雙方友好協商,決定一致行動人協議到期后即自動終止,不再續簽,雙方解除一致行動關系。陳寶珍女士、劉成彥先生解除一致行動關系后,公司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網宿科技成立于2000年,由陳寶珍與周艾鈞共同創立,而劉成彥于2001年進入網宿科技,后成為第二大股東。公司2009年上市后,劉成彥榮登“一把手”交椅,雙方分別持有16.46%、11.87%的股份。據中國IDC圈記者了解,《一致行動人協議》是上市前雙方簽訂的,并于2012年12月27日、2015年7月17日進行了續簽。
公告指出,本次一致行動關系解除不會引起公司管理層變動,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
一致行動關系解除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認定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如下:
網宿科技的業務包括互聯網內容分發與加速(CDN)、數據中心(IDC)、云計算、云安全等服務。而CDN業務可以說是公司的唯一主營業務,網宿科技也曾被業內公認為CDN行業的龍頭老大。在2017年,CDN業務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91.23%.風云變幻,風光不再,2016年末,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等互聯網企業入局CDN,以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在行業內掀起“血腥價格戰”,重擊之下,業績一路滑坡,老大地位也被阿里云所取代,據悉,阿里云的CDN市場份額已占據47%的占比。
根據公司的財報數據,網宿科技的業績收入在2015年時達到頂峰,此后開始走下坡路,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速度放緩,2017年的凈利潤為8.3億元,甚至同比下降33.59%.凈資產收益率大幅下滑,從2015年的40.96%下滑至2017年的10.91%. 2018年初,價格戰風波漸緩,網宿科技的業績也有所回升。就在13日,網宿科技對外發布了2018年中業績預報,公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595.56萬元-45755.12萬元,較上年同期的41595.56萬元同比增長0%~10%.其實,在巨頭們的壓力下,網宿科技也進行了相應的戰略轉型,CDN業務上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開拓海外市場。2016年海外CDN項目募集資金10.5億元,隨后以13億元高價收購了韓國CDNW97.82%股權,以5341萬元收購俄羅斯CDNV70%股權。除此之外,公司還拓寬業務渠道,美國服務器租用,整合IDC業務,布局邊緣計算業務。
目前,CDN市場市場的入局者越來越多,除卻老牌企業藍汛、帝聯,還包括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華為云、京東云、奇虎360等,而網宿科技的優勢并不明顯,想再重獲榮光,美國服務器租用,挑戰很大。而兩大股東解除一致行動關系后,網宿科技將成為無實控人的公司,未來的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需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