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峰科技成立于2012年,早在公司成立之前,創始人周前競先生便已涉足國內IDC市場。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多以及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周前競敏銳的察覺到國內用戶對于國際IDC資源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因此他毅然放下已經運轉良好的國內業務,只身前往美國尋找新的機遇。
機遇與挑戰永遠是伴隨在一起的,發展初期缺少人脈,缺少資金,缺少團隊,周前競都一一克服,通過與中國電信美洲公司的合作,開始了海外IDC資源的新篇章。經過不斷的深入合作,在2016年鈺峰科技與中國電信國際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免備案主機,在全球范圍內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拓展海外新興市場,共同規劃資源布局。
公司發展到今天,鈺峰科技已經與眾多國際Tier1電信運營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且以資源互補的方式正在不斷的加深合作,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鈺峰科技將會成為國際上一家最具活力的IDC企業。
鈺峰科技經過了五年多的發展,現在已經具備了百人的團隊和遍布全球主要經濟發達地區的數據中心和線路資源,為用戶提供7*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客戶規模和收入每年都以將近100%的速度增長。然而隨著這些變化,鈺峰也清晰地感受到來自用戶端和行業變革所帶來的壓力。
首先,用戶對技術、環境及其自身客戶的把握度逐漸提高,因此其提出來的需求也相對明確,而不會像過去一樣,以成本作為唯一的考量因素。其次,隨著各種公有云平臺的壯大,越來越多的用戶有意愿也有勇氣去嘗試云化,因此在選擇資源的時候,也會更加傾向于以云化作為基礎,結合自身特點和環境進行部署,這也為IDC行業帶來更大的技術挑戰;最后,面對越來越復雜的數據中心所承載的業務,數據中心各種資源都需要有更加靈活的調度方式——軟件定義,例如:SDN,SDS等等,這必將導致數據中心最終走向SDDC(軟件定義數據中心)。
對于廣大的中小數據中心來講,技術變革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誰能在這個浪潮中博得頭籌,誰就會在IDC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取得更好的成績;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機遇與挑戰并存,周前競認為這也正是本次召開西南IDC峰會的原因,希望在IDC各個領域里的精英能夠匯聚一堂,共商對策,大家取長補短,從而能夠在新的浪潮里再創佳績。
中小IDC如何破局,周前競認為產品平臺化,服務產品化無疑是重中之重。那么什么又是產品平臺化,服務產品化呢?
周前競認為,過去產品和產品平臺是割裂開的,用戶帶著自身的需求,往往在浩如煙海的產品列表中努力尋找符合自己要求的產品,美國服務器租用,但是很多時候還會遇到價格合適但不合規格,超出規格但價格又太貴這種尷尬的局面;那么產品平臺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盡可能的對產品元素進行更加細節的拆分,然后讓用戶盡可能多地參與到產品的定義和產生的過程。產品定義好以后到產出的全過程都讓系統自動去完成,從而讓用戶、銷售、運維等角色都成為平臺中的一員,各司其職。
服務產品化又是怎么回事呢?周前競還認為,以前對于服務的定義要么太深,要么太淺,更多的時候其實是服務方和被服務方都沒有很好的定義,所以導致了服務方付出了很多,被服務方卻時常感到不滿意的情況。而現在,用戶其實有明確的目標,服務也同樣是圍繞實現這一目標所產生的,也就使服務方和被服務方的目標是明確和統一的,因此我們可以清晰的界定出服務的內容、范圍、程度以及必要性,定義好這些后就成了一個可供用戶選擇的服務產品。
舉個例子,在我們的平臺上其實不僅可以方便地選擇租用服務器資源的具體配置,還可以對該服務器所需要的帶寬類型進行定義,甚至還可以定義是否需要鏈接到哪一個公有云上進行通信,而這一切都只需點幾下鼠標,而這幾個便捷的操作卻把平臺、服務和產品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
鈺峰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我們重要的資源以及客戶群體與巨型的公有云其實有很大區別,公有云為了追求成本往往輕易不給用戶做定制化,相反,我們盡量多地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的定義、設計以及產生的過程中來,充分地考慮用戶的感受,同時我們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對用戶的服務也是深耕細作,不斷的改進用戶體驗,取得用戶的認可。
除了產品和服務層面,鈺峰科技還在不斷地部署新的海外資源,不斷地加深與運營商之間的合作關系,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號召,為國內企業“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服務,避免了用戶對于當地環境、語言等問題困擾,助力中國企業全球化布局。